目前分類:愛當全職媽媽 (1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_1120928  

欠罵時刻(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組成親子共學的日子已經兩年了,說不疲憊其實是騙人的,這兩年來每週三天以上的共學,父母跟孩子一起出來,很能看懂家庭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我常常在網路上分享團內的訊息,卻也不能否認,共學團就如同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並不是每個共學團的父母都真的在這邊成長,也不是每個孩子眼神都能夠發亮,父母逃避孩子問題的、看不懂問題的也一直存在,而這一切會全部都反應在孩子的身上。

經過了兩年的運作,郭老師在幫別人組成新的共學團的時候,總會先要求父母上課,經過瞭解才能夠加入,我記得有一次上課的時候郭老師分享了四歲九個月大的小寶的一則小故事。

 

有一天,郭老師正在家中後陽台處理事情,郭小寶跑到他的身邊,爬上了洗衣槽,他拿起了舊報紙揉成好幾團塞在洗衣槽的排水孔,然後打開水龍頭讓洗衣槽內裝了滿滿的水,水槽裡面的水幾乎快要滿出來的時候,小寶把水關起來了,然後在水平面上鋪上一層舊報紙,報紙因為浮力的關係沒有沈下去,小寶拿起了塑膠的恐龍玩具,一隻一隻慢慢的放上去,小寶很小心翼翼地觀察着,報紙跟恐龍都沒有沈到水中去,於是,他開口向在一旁微笑着觀察他的小寶爸爸說:『請借我你的瑞士刀。』

 

小寶爸爸二話不說,拿給他自己常用的瑞士刀,小寶把瑞士刀放在水平面的報紙上,報紙馬上隨著瑞士刀的重量沈了下去,這時候小寶漾出了笑容,得意着自己的實驗與觀察。

 

那是孩子的浮力實驗,也是孩子的觀察。

 

當了媽媽之後,因為我從來沒有覺得有必要打罵孩子,也不覺得找不到方法教孩子,於是,常常有人問我:『妳的孩子難道不會皮到很欠罵欠打嗎?』,甚至有人說:『那是妳運氣好生了一個好女兒。』

 

每次看到網路上打罵孩子的原因,我總是覺得媽媽的焦躁大過於一切,很多事情,可以不這樣處理,就如同郭老師一樣,如果他沒有完整地看清楚小寶行為的整個過程,他會永遠不知道原來一個四歲多的孩子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鋪陳一件事情、去觀察一件事情、去實驗一件事情,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滿足與自信。

這中間有多少一般父母所謂的欠罵時刻?

 

『用舊報紙把排水孔塞住』,馬上被罵。

 

『浪費水,把水都流到快溢滿了。』這也是個欠罵時間點。

 

『在水面上鋪上報紙』,報紙會縐到很噁心,應該被罵。

 

『把恐龍玩具跟瑞士刀放上去。』竟然玩水,還是該被罵。

 

最重要的是,後續的收拾很麻煩,邊收拾邊罵。

 

這一件事情,有多少的『欠罵時刻』可以如此理所當然的中斷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完整性,可以中斷父母瞭解孩子的機會,可以中斷孩子在自創的遊戲中得到的滿足與快樂?

 

我想起當初剛搬到新家的時候,整個房子才剛剛油漆過沒多久,才剛滿三歲還沒有進共學團的女兒有一天看到別人在畫壁畫,回家後拿起畫筆就開始在牆壁上作畫,我在一旁帶著笑臉看著孩子努力作畫的表情,女兒在我的眼神下得到了快樂,越畫越開心,然後得意地展示作品給我看,我大力的稱讚着孩子,孩子滿意的走開了。

 

過了一會兒,收玩具的時候,我跟著孩子一起收玩具,然後我拿起了所有的工具,跟孩子說:『來吧!把牆上的畫擦掉。』,我們兩個人,拿起橡皮擦擦不掉,拿起抹布也擦不掉,拿起了刷子更不可能刷掉,用了好久好久,女兒說:『媽媽,好像洗不掉。』,我點點頭說:『原來牆壁上的畫很難洗的掉呀。』

 

女兒點點頭,看了一段時間的牆面沒有說話,從此之後,我沒看過女兒畫過牆壁,家中隨她滿意拿到開心的畫紙,隨手就拿起來畫,也沒看過她把牆壁當作畫布過,甚至會告訴別的孩子:『畫在牆壁上,很難洗掉。』

 

我在想,如果當她拿起筆往牆壁走的那一刻,我就『識破』她的詭計而罵她,是不是以後的好幾年,只要她拿起畫筆往牆邊走,我就要吼一次?我是不是就錯失了讓孩子學習的機會?

 

孩子兩歲多的時候,跟朋友在電梯裡面跳躍,當別人罵孩子的時候,我蹲下來告訴女兒說:『寶貝,妳在電梯裡面這樣跳,媽媽會很害怕,可以先體諒一下媽媽的擔心害怕嗎?幫媽媽惜惜?』,女兒停止了跳躍,拍拍我的背。

晚上,我拿著一條線綁著一個盒子,跟孩子玩電梯的遊戲,女兒才知道,原來電梯是個大箱子,上面靠纜線決定高度,如果跳躍,線斷了,箱子就會掉落,在裡面的人會很危險,所以『媽媽才會擔心害怕。』

一直到現在,女兒還是會觀察透明電梯的結構,還會注意到有其他原理的電梯,有時候拿著線綁著玩具車,玩汽車電梯遊戲,而問題也越來越多元,『媽媽,請問為何電梯知道這個位置剛好是五樓,該停在這個位置?』,於是,我們又做了一個盒子,觀察線與電梯高度的關係。

 

今年女兒五歲五個月的時候,我跟老公帶著女兒到東京九天的自助行程,女兒很愛飯店早餐所提供的飯糰,連兩次到日本整天胃口都驚人的好。

 

有一天早晨,我們三個人在飯店用早餐,女兒已經吃掉了兩個飯糰一個麵包,還意猶未盡地拿起了自己的瓷餐盤往取餐處取餐,我跟老公坐在位置上遠遠地看著女兒小心翼翼地拿著餐盤回來,而餐盤上還有兩個大飯糰,我聽到老公倒吸了一口氣,正準備開唸,我邊吃邊小聲地說:『不要唸她。』

 

老公聽到我這樣說,很不以為然地說:『為什麼不要唸?她又吃不完,拿這麼多幹嘛?』

 

我回答老公:『昨天,你也是吃不下,還不是買了一堆便利商店的炸肉回來?先不要唸可以嗎?』,然後,我微笑着看著走到桌邊的女兒,開心地說:『哇!妳好棒,自己去拿了兩個耶,有這麼好吃嗎?』

 

女兒點點頭說:『我最喜歡吃這種飯糰了!』,於是坐好開始吃飯糰,飯糰才剛剛吃了幾口,女兒的臉色就有點糾結,然後說:『媽媽,我覺得這個飯糰的味道變了,不太適合我的胃口。』

 

我看著老公對著我挑眉,一臉『妳看吧!』的表情。

 

我笑笑的對著女兒說:『味道不一樣,感覺不好吃了嗎?』,女兒點點頭。

我笑笑地回答孩子說:『沒關係,媽媽幫妳吃這一個,另一個妳試試看可以嗎?』

 

女兒開心地點頭了,我幫孩子吃了一個飯糰,另一個飯糰孩子勉強地吃進去了。

 

回到房間的時候,我抱著孩子拿起了筆跟紙,在紙上畫了圖,詳細地告訴孩子:『寶貝,如果妳肚子不餓的時候,我請妳吃飯糰,妳可能會覺得一點都不好吃,可是,今天早上,當妳肚子很餓很餓的時後,吃第一個飯糰,妳就會覺得好好吃噢,怎麼會有這麼棒的食物?可是,當妳吃到第三個的時候,妳就會覺得不好吃,那不一定是飯糰味道變了,而是飯糰對妳的肚子來說已經不需要了,所以吃到會想吐。所以,要吃多少個飯糰才「足夠」呢?在哪樣的時間吃,會讓妳覺得又好吃?肚子又很舒服?』

 

女兒想了很久以後說:『肚子很餓很餓的時候應該吃兩個,再吃一半,就夠飽了!』

 

我笑笑地摸著她的肚子說:『那我們下次來試試看看,妳的肚子的容量,要裝多少的食物分量,才會讓妳覺得肚子很舒服,而食物也很美味好嗎?』

 

那時候的老公,在一旁有點傻眼。

 

是的,沒錯!我用經濟學的邊際效益理論在告訴孩子肚子與食物的關係,我跟孩子繼續討論着邊際效益遞增,也討論着邊際效益遞減,甚至後來,孩子在買東西的時候會告訴我:『因為,我沒有過這種東西,所以如果我有,我就會非常非常的開心。』、『這個東西我很多了,所以買了我也不會很開心,就跟媽媽畫的那個線一樣。』

 

我在想,如果當初孩子沒有再多拿第三個跟第四個飯糰,孩子沒有吃到撐的感覺,沒有吃到感覺飯糰味道都不好吃的感覺,我或許沒有機會告訴孩子這個理論,即使說了,孩子也不會懂。

 

如果孩子將第三個跟第四個飯糰端過來我們面前時,我們就已經開罵:『吃不完,拿這麼多浪費食物。』,那孩子也永遠沒有機會去想想肚子的容量跟食物美味的關係,未來也更容易浪費食物。

 

因此,現在如果有人再問我:『妳的孩子難道不會有很欠罵的時候嗎?』

 

我會比以前更有自信的說:『沒有!』

 

因為,我越來越懂得當自己罵下去的那個當下,我會壞了孩子多少事情的完整性,我又會錯失了多少看懂孩子的機會?也錯失了多少讓孩子從中得到思考的機會?

 

我想或許每個孩子都不是長大才會半途而廢,而是父母從不等待他們完完整整地完成一件事情就開罵。

 

我想也不是每個孩子從小就看到表面就評論,而是,有太多的大人只看到表面就評價孩子。

 

現在的我也懂了,在別人眼中所謂的『欠罵時刻』,卻是我跟孩子眼中『最幸福的時刻』。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_1120003  

 傻傻地跟著走(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搭上飛往東京的飛機上,我跟女兒兩個人坐在座位上,五歲六個月的女兒自己脫了外套也脫了鞋,扣上安全帶調了一個很好的姿勢,靠著我準備入睡,後面卻傳來一個小男孩的興奮語氣,一直重覆着說:『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

 

小男孩的興奮感染了我們,我跟女兒相視一笑準備入睡,然而,小男孩的興奮就像是停不下來一般,開心地在機艙內反覆地歡呼着,一直到他的父親大聲一吼:『閉嘴!吵死人了!』

 

男孩的興奮被澆了一盆冷水,瞬間冷卻了下來,整個機艙也恢復了安靜,我被男孩父親的吼罵聲嚇了一跳,久久無法入眠。

一直到了東京的機場,下了飛機後每個廁所間排滿了人,我又遇到男孩一家人,小男孩年紀比我女兒大,剛剛在飛機上睡飽的他就像重新充滿了電,又蹦又跳的重覆着說:『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迪士尼呢?迪士尼在哪裡?』

 

孩子的母親或許是受不了了,從孩子的頭打下去,大聲地說:『閉嘴,吵什麼吵?』

 

女兒看到這一幕,有一點嚇到,靠著我不說話。

 

那時候的我在想,我們的行程也有去迪士尼,為何女兒卻沒有那樣的興奮與期待?

 

過了幾天,我跟女兒在淺草觀音寺,愛建築的老公又拿著相機到處拍,我跟女兒在一旁休息着,女兒站在一旁看別人求籤看出了神,後來,她問我:『媽媽,他們在做什麼?』

 

我回答:『寶貝,他們在求籤。』

女兒繼續問:『什麼是求籤?』


我回答:『因為人如果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者對未來不是很明確地知道,就會很怕下錯決定,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就會想要問神明,可是神明不會說話,所以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求籤筒的方式,來看看神明給的指示是什麼,這是一種人跟神的對話方式。』

 

女兒問:『為什麼要問呢?為什麼不自己想辦法?』

我笑笑着抱著孩子說:『因為,人不是什麼都懂,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是會害怕的。』

 

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我忽然想起了飛機上的那個男孩,於是,我問着女兒:『寶貝,爸爸媽媽說要帶妳去迪士尼,妳開心嗎?』

 

女兒很自在地說:『開心呀!』

 

『可是妳記得那天在機場遇到的那個哥哥嗎?一直說我要去迪士尼、我要去迪士尼,妳會跟他一樣想一直說嗎?』

 

女兒看了我一眼,很理所當然地說:『又不是下飛機就是迪士尼。』

 

那個當下的我才真的瞭解,從女兒小的時候,不管有任何的行程,我都會詳細的解說,並取得共識之後才成行,這件事情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這次的東京行,在剛出發之前幾天,對於行程的討論,我甚至連幾點起床、坐誰的車到機場、如何辦理報到通關手續、飛機上的設備、接下來幾天的行程都一一詳細解說,如果有要臨時更改行程,也會詳細地告知,讓孩子知道,也讓孩子選擇,不會有莫名其妙『傻傻地跟著走』的狀況。



在去藤子不二雄博物館的時候,我告訴女兒,那是一個博物館,而不是多拉A夢的“遊樂園”,那裡搜藏了漫畫家的原稿,很少看電視的她甚至不認識誰是胖虎,我在行前一一的講解,還告訴孩子裡面設施的典故,於是,那天,我看著女兒拿著中文的導覽器靠在耳朵旁邊非常認真的一個個聽著講解。



去明治神宮的時候我用最簡當的方式講解什麼是威權的君主制度,什麼又是民主制度,我們為何要去看這個建築?在表參道的時候因為當室內設計師的老公需要,所以,她的父親會去拍許多的精品店設計,那時候的我跟她可以有哪幾種方式邊玩邊等待?於是,我們兩個人在表參道玩『誰走路沒踩到落葉遊戲』、在咖啡廳內挑選蛋糕跟飲料,母女倆悠閒地看著人來人往的人聊天。



因為瞭解所有的行程,因為懂得接下來會到哪樣的場合遇到哪樣的人,所以女兒可以很自在地在每一個行程的當下自在,甚至自己準備要玩的東西、要看的東西、要吃的東西,自在且從容。

 

那時候的我才懂,那個飛機上的男孩父母只告訴孩子『我要帶你去迪士尼』,卻忘了解釋所有的過程,而孩子看到機場沒有米老鼠,看到通關很無聊不是迪士尼,孩子在每個當下失落,因為失落也擔心着父母遺忘,而用他的方法一直提醒、一直提醒著,即使被打被罵也要繼續。

 

那是父母的疏忽加上孩子的恐懼所形成的必然狀況,不是我的女兒比別的孩子穩定,也不是我的女兒天生不會吵鬧。

 

於是我懂了,很少的父母會每天好好的跟孩子報告今日行程,也不會詳細解說今天會遇到什麼人、會走怎樣的路、會吃什麼東西?

 

孩子就好像是一個行李一樣,『傻傻地跟著走』就對了。

 

然而,『傻傻地跟著走』要有多大的勇氣去面對無知的一切?

 

不知道今天會被帶去哪裡,不知道今天會遇到誰,不知道今天會怎麼走?一切在恐懼中進行,被動地聽著父母發號施令。

 

『傻傻地跟著走』要有多大的能力去適應『與自己想像的不同』?

 

『傻傻地跟著走』要走多久就會麻木,長大了之後,傻傻地跟著輿論走、傻傻地跟著朋友走、傻傻的跟著不對的人走?

 

這樣的人生,每天都需要一個籤筒。

 

回到台灣後,女兒跟朋友玩,小卉想要借女兒的新玩具,女兒說:『現在不可以,要等一下。』,小卉在女兒的一旁一直說:『彈彈姐姐借借、 彈彈姐姐借借、 彈彈姐姐借借。』

 

女兒以為小卉不尊重她的物權,而生氣了,小卉被女兒的怒氣嚇到,抱著父親哭了很久,我安撫了女兒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恢復了才問:『妳覺得為何小卉會一直說一直說呢?』

 

不再那麼生氣的女兒說:『因為小卉不知道我到底會不會借她,太害怕了,所以一直說一直說。』停了一會兒,女兒走到小卉面前餘氣未了的說:『對不起,我對妳很兇,不過,我不喜歡妳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

 

那時候的我笑了,女兒懂了原來很多人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會害怕,因為害怕,所以會有不同的狀況。

 

孩子不知道會不會被父母騙,又不知道一切的行程,所以那無知的恐懼讓孩子一直提醒一直提醒着父母。


父母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愛、自己的付出有沒有被看見,所以,做每件事情都要碎碎唸、碎碎念。

 

人們因為不知道未來的社會會怎樣,因為對未來的恐懼,所以,逼著孩子去做一些『將來』你會感激我的事情,而忘了當下。

 

人的一生,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無知的恐懼,與其讓孩子在無知的恐懼中,慢慢的麻木,慢慢的無意識的『傻傻地跟著走』,還不如,讓孩子懂得,在瞭解當中,自在當下,也自在地學會在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處理。

 

父母不是神,親子間也不需要籤筒,但是,我們卻能夠花一點點小小的時間,讓孩子少掉一些無法預知的恐懼。

 

親愛的孩子,

 

我寧可花時間每天跟妳討論行程,也能可花時間讓妳瞭解每個事情的流程、會遇到什麼事情、該有怎樣的面對,讓妳在沒有恐懼下學會面對不同的狀況、適應不同的環境,也不要妳在無知的恐懼中慢慢的放空自己的腦袋,只學會~~~


『傻傻地跟著走』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_MG_5085  

言語無用(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從國中畢業後就離家住宿的我,很多事情都一個人處理,戀愛、失戀、差點被退學、霸凌、被霸凌、吵架、打架、壞朋友的誘惑、甚至是工作上游走在法律邊緣,這一切的一切,我從來沒有跟父母談過。

 

我在想,我的父母到底是用什麼樣的心態看著我們長大?母親常說:『你們小時候很好養,只要一心養大你們就好,誰知道長大後該操煩的事情這麼多,婚姻的、小孩教養的、公婆問題的問題多到讓人睡不著覺。』

 

我在想,我的母親或許不知道,因為孩子們長大了,有些事情願意讓父母知道,所以他們才會覺得『怎麼長大後問題這麼多?』,然而,事實上,我們的成長並不如父母以為的『只是傻傻地讀書長大』這麼單純而已。

 

我一直在想,為何父母從不懂我們成長中的一切,而我們也不懂父母的一切,親子之間總要在不懂對方的過程中誤會與互相傷害?

 

為何我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從來沒有想過尋求父母的幫助?

 

為何我從來不跟父母談我的事情,我的困惑與艱難?

 

為何我寧可付出慘痛的代價自己處理事情,也不願意開口請父母協助?

 

我甚至有幾年,完全不跟父母聯繫,即使自己陷入了很大的困難,也一個人咬牙走過,我不懂這到底算是一種獨立?還是一種孤僻?

 

這個問題,我一直不懂。

 

從女兒三歲那一年開始,我們一群有共同理念的父母組成了共玩團,後來因為理念的問題又轉型成共學團,在共玩團成立的時候,小慧還在媽媽的肚子內,後來出生三個月後,小慧就跟著哥哥姐姐們到處共玩與共學。

 

現在的小慧兩歲兩個月了,她的語彙常常讓人覺得驚艷,有一天,兩歲兩個月的小慧坐在椅子上叫了兩聲媽媽,正在遠處忙的媽媽沒有聽到,小慧幾乎快哭了。

我馬上轉過去對著她說:『需要幫忙嗎?』

小慧說:『我要媽媽。』

我拿起彈彈不太吃的餅乾問:『媽媽好像去拿東西,等一下好嗎?想要吃餅乾嗎?』

小慧很義正言辭地說:『那是彈彈的,要問彈彈,要彈彈拿給我才可以!』

我被孩子指正了,重覆的問:『所以要彈彈姐姐給你才可以嗎?』

兩歲兩個月的小慧略為生氣的說:『對!彈彈媽媽不可以這樣。』

 

這個孩子才兩歲兩個月,已經懂得尊重別人的物權,懂得用言語表達許許多多的感覺,她會說:『如果牛只能喝ㄋㄟㄋㄟ,不能吃草,那就太可惜了。』

 

她會在出門的時候說:『我考慮看看要穿哪雙鞋。』

 

她也會滿臉擔心的追著大姐姐跑說:『姐姐,那汽水是有氣的!是有氣的。』只因為她擔心姐姐喝有氣的汽水會跟她一樣不舒服。

 

在這樣的孩子團體當中久了,我總以為孩子的語言能力總該是如此,所以,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女兒的語言能力有比別人強多少,她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有著自己喜怒哀樂的孩子。

 

然而,最近因為一些機會,我常常有機會可以帶著女兒遇見許多陌生的孩子,有好幾次,我看見比女兒還大的孩子不會說自己的感覺,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憤怒。

 

於是,玩具用搶的,想要一個東西用鬧的,忌妒的時候用關係欺凌,不開心的時候躺在地上哭,生氣的時候用憤恨的眼神瞪著父母。

 

我常常想『這些孩子怎麼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呢?』、『不懂表達自己心情與憤怒的孩子,以後怎麼面對別人的不當對待呢?』

 

我把這樣的問題在共學團提出,小慧的媽媽笑笑地說:『因為孩子們覺得說了也沒用呀!』

 

那時候的我回想起女兒剛剛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有很多媽媽擔心孩子的語言發展,紛紛去請教GREEN HOUSE的吳老師,吳老師說:『當孩子還沒說要喝水的時候,媽媽就拿著水杯追著跑,當孩子還沒說餓的時候,媽媽也端著碗跑時,孩子哪需要用語言?不需要講話就被服侍的好好的,孩子怎麼覺得有必要說話呢?』

 

於是,我懂了,語言也是有必要性的,如果不需要說話,別人就做的好好的,那何必說話呢?

 

如果,說的話沒有人願意聽,那言語又有何用?

 

我的父母一直認為跟孩子說自己的事情,孩子又不會懂,所以,父母很少談自己的問題,很少分享自己的觀點,更少分享自己工作上的所見所聞,他們覺得『說了,孩子也不懂。』

 

於是,我們從來也不懂父母。

 

而父母沒有分享自己經驗的習慣,只要求孩子說自己在學校遇到什麼狀況,那就像是法官問話一樣的令人難受,於是,孩子每說一句就要被審判一次,久了,我們也就閉嘴了。

 

慢慢地,孩子們也覺得反正『說了,爸媽也不會懂。』

 

現在的我懂了,小慧語言可以如此發展的原因,在於她身邊的所有人對她每字每句的尊重與在意,共學團的每個大人甚至是小孩,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著還是嬰兒的小慧問:『請問可以吃一片妳的米餅嗎?』、『可以借妳的推車嗎?』、『需要借玩具嗎?』、『會痛嗎?需要幫忙嗎?』

 

而小慧也很快地學會,只要她好好講,大家就會明白她要的是什麼,只要她說出口,每一個大人小孩都會很尊重她的意見,所以她也樂於表達她的意見,於是,她的語言發展非常的迅速。

 

而我也懂了,每次女兒說:『媽媽,我告訴妳噢~』,我總是放下手邊的事情,蹲了下來正視她的眼睛說:『好,妳說,我在聽。』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有多重要。

 

我也懂,每次孩子欲言又止的時候,我總是認真地告訴孩子:『寶貝,妳不說媽媽不會懂妳需要什麼,說出來或許不一定可以如妳的願望,可是不說永遠不會有人知道。』,這些話讓孩子懂得自己的言語其實很有力量。

 

現在的我終於懂了,那些孩子玩具用搶的,是因為他知道『好好說也沒用,大人不會理我。』

 

想要一個東西用鬧的,是因為『只有用這種方式,大人才會看到我的需求。』

 

不開心的時候躺在地上哭,生氣的時候用憤恨的眼神瞪著父母,這或許不是因為孩子個性壞,而純粹只是跟我以前一樣,認為『說了父母也不會聽』、『說了搞不好還被罵。』、『只有這樣才會被看到』。

 

於是,再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總會心疼的想著。

 

這些孩子說話必須要被忽視幾次?被漠視幾次?被大人批評幾次?才會選擇用哭的、用鬧的、用憤恨的方式來表達需求?

 

要受多少次被罵『閉嘴!』的難受?

 

要受多少次被說『小孩懂什麼?不要說話』的否定?

 

要受過多少想要跟父母對話,卻被漠視的傷,孩子才會選擇不想辦法用說的,不想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只是用行為逼迫大人看到他的需求?

 

只因為,孩子們在大人身上傷了太多次,在傷痛中懂得『言語無用!』。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_MG_6275  

 

情緒黑暗面(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最近的我常常想起國中一年級的健康教育老師,那時候的我們才剛剛上了國中,青澀晦暗的年代,不是很熟悉的環境與朋友,大家總是從拿到課本的那一天開始,就私底下隱隱諱諱的討論着關於男女性教育的課程。

 

於是,我們知道某班的健教老師,直接跟同學說:『這兩章自己回家看就好。』,我們也知道另一班的健康教育老師,要講這一門課的時候,一進門就叫同學把所有的窗簾都拉上,所有的門窗都關緊。

 

於是,當我們班正準備上到男女性教育課程時,我們很自動的在老師上課前,就已經拉好窗簾,關好門窗,然而,我們的老師沒有跳過這一個章節,也不需要我們關緊門窗,她只是很自然的開始上課,態度跟語氣中沒有一點點曖昧與隱晦。

老師很正經地上課,男同學們在聽到一些性器官名稱偷偷的竊笑,老師很嚴正地問:『這有什麼好笑的,這是一個器官,就跟鼻子、心臟一樣是一個人體的器官,有什麼可笑的呢?』

 

聽到老師這樣說,大家也不那麼拘謹了,放鬆了情緒上課,我隱約記得,老師後來講的一段話,『性器官跟所有器官一樣,都是為了人的延續所存在,人會有性慾,就跟人肚子餓會想吃飯一樣,都是想要生存下去的一種方法,只是,滿足慾望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且必須考慮過自己必須承擔的事情,就如同吃東西不能亂吃,吃錯了也會致命是一樣的。』

 

那時候的我,才瞭解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不需要有分別心,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是存活下去的機制,不需要隱晦地存在,也不需要對自己的身體變化產生羞怯與難堪。

 

當了母親以後,女兒對身體的認識,對男女身體構造的不同有許許多多的疑問,我總會稟持著那個老師所教我的,就如同介紹『氣管』、『心臟』一樣,用正確的學名講解。

 

不需要隱晦、也不需要用騙孩子的方式閃過話題,一種很自然的態度,一種很專業且容易理解的講解,共學團的父母,甚至讓孩子一起看關於男女構造的DVD,女兒還常常告訴我:『媽媽,我想看精子跟卵子的影片。』

  

女兒五歲四個月的這一個月,女兒面臨着處理自己與朋友的人際關係問題,有一天,我帶著她去廁所回程時,她告訴我:『媽媽,今天我看到小婷跟小明來的時候,我整個人就好像有火在燒一樣,我好想踢他們喔!』

 

聽到這樣的話,我停下腳步蹲了下來,滿臉笑容卻很認真地問:『是噢!為什麼呢?』

 

女兒很明白地說:『因為我很氣他們兩個,小婷會叫別人不跟我玩,小明會打人,他還打小凱,而且他們都不說對不起的,所以,我看到他們我就覺得好像火在燒,好想踢他們噢。』

 

我笑笑地說:『哇!妳跟我一樣耶,我也會這樣噢。』

女兒很開心地找到同一國的我,然後問:『妳也想踢小婷跟小明嗎?』

 

我回答:『不是,妳記得媽媽曾經跟妳說過嗎?媽媽讀書的時候,也有一個嘩嘩阿姨這樣對我,叫大家不要理我,還把我的事情告訴別人?』

 

女兒點點頭說:『妳也一定很生氣吧?』

 

我堅定地回答:『對呀!超級生氣的,每天看到她也是一把火在燒的感覺,我也好想把她從窗戶踢出去噢。』,我邊說邊帶動作的加強我的憤怒與想法。

 

女兒的眼神火亮的開心了起來,然後問:『後來,妳踢了嗎?』

 

我說:『沒有!』

 

女兒忽然洩氣般地問:『為什麼?』

我回答:『因為我後來想想,她做的事情都是大家看不到的,但是,我只要踢她一次,那看到的人都覺得我會打人、踢人,她就變得很可憐,可以得到別人的同情有許多朋友,反而我打了人,大家都不敢跟我做朋友,那我就虧大了,所以,後來我就不想踢她了,只是,每次看到她還是會很生氣,然後我就把她當空氣,後來,就發現慢慢的不那麼生氣了,只是,我再也不想跟她當朋友了。』

 

女兒聽了以後,想了想,笑開了!我站起來,繼續牽著她的手,走回遊戲場開心地玩著,沒有任何的衝突發生。

 

這一串的對話,回到家跟老公分享時,老公問我:『怎麼不跟她說踢人就是不對的?』,那時候的我回答:『因為,就算打人不打人,孩子也該自己想過,甚至評估過,不是被規定或被限制,我只分享我的經驗而已。』

 

後來我在共學團跟郭老師聊這段對話,我說:『我懂得小婷跟小明現在的狀況其實是家中對待的問題,我可以請我的孩子同理這兩個孩子,多給一些包容,但是那些包容到底會不會讓這兩個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傷了人?這件事情我沒有答案,於是,我只好祇關照我的孩子,我甚至同理自己孩子想打人的慾望。』

 

郭老師笑笑地說:『我們常常說要同理孩子,還教孩子去同理別人的心情,只是我們在替別的孩子說話的時候,卻忘記了,我們只同理孩子委屈受傷的一面,卻忘記去同理孩子的憤怒與想報復,孩子的惡,也該同理,因為這也是孩子的一部分,否定了孩子的惡,也是算否定孩子。』

 

那時候的我忽然理解了,人的情緒就跟器官一樣,每一種都有存在的必要,都是調理人際關係問題的必要存在,情緒不該被分為『高等情緒』或是『低等情緒』,不該被界定為『光明面』或『黑暗面』。

 

人的情緒就如同人體的器官一樣,不需要因為排泄物的異味,而去把肛門與大小腸界定為『低等器官』,不需要因為性行為的私密,而將性器官曖昧與隱晦化。

 

是的,年少的時候,我也曾經打過人,我也曾經狠狠的咬過人,慢慢地,我成為一個連孩子都不打罵的大人,這期間,我並不是對每一個孩子都有疼愛心,在人際關係中,我也有恨不得對方『得報應』的心態,我也有不爽就臭罵的行為,我也有等著看別人好戲的心態,我更有『看到某人就一把火』的心情。

 

這些心情,這些想法,在宗教中被稱為『惡念』,然而,我懂這些都是我處理我人際關係行為的一種方法,一種自我情緒調解的方法而已,一種生存下去的方法而已。

 

我理解我的情緒,我理解我的憤怒,也因為如此可以去尋求幫助,也尋求理解,因為如此,我才能看清楚我的盲點,看懂我的介意。


於是,我同理孩子在受到別人不當對待時想打人、想踢人、想報復的心情,就如同我同理孩子跌倒了就會痛、東西丟了就會難過、吃到好吃的東西就會眉開眼笑一樣,這些都是孩子的一部分,否定了任何一部分,掩蓋了任何一部分,那就不是屬於孩子完整的自己。

 

當孩子懂得去看懂自己的心情,看懂自己想打人、罵人、踢人的心情,然後,懂得自己不喜歡別人哪種的對待,懂得面對自己的心情,才會去真正的評估事情與情緒的狀況,去面對去處理,進而去做出付出最少後果的選擇,而不是只是壓抑後的爆發,也不是忍耐之後,性格與人生的扭曲。

 

現在的我懂了,人的情緒沒有黑暗面或光明面的差別,所謂的黑暗面,也只是我們被教導着『蓋起來』、『藏起來』、『壓下去』的情緒,只要願意用正常的心態去面對全部的自己,就像被光包圍一樣,沒有什麼黑暗面。

 

也因為這樣,孩子很願意跟我說她的想法,那時候的我才懂得,當我同理孩子的各種想法與情緒的時候,孩子也接納完整的自己。

 

懂得喜怒哀樂與報復都是一種情緒而已,當孩子的情緒,沒有大人幫忙蓋起來的黑暗面,身為母親的我,才能協助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協助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誠實面對自己情緒的孩子,一個看懂情緒而去處理情緒不是直接處理報復的孩子。

而這個孩子,沒有連自己都看不到的黑暗面。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_1110759  

落入凡間的天神(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早期在立法院當助理,尤其是大牌委員的助理,有時候其實蠻吃香的,好處也不少,但是,心中明理的人都知道,那些對自己卑躬屈膝的人,只是在意你後面老闆的頭銜,一點都無法長久,於是,常常有人轉換跑道。

 

我有一個同事,做了好幾年的助理,老闆也赫赫有名,終於他想要脫離那個環境時,到了一家民間企業去應徵,在面試的時候,對方的主考官看著他顯赫的過去,小心翼翼地問:『你這樣的經歷,來我們這種公司難道不會覺得落入凡間嗎?』

 

這句話,非常的經典,有一陣子成為我們助理間的笑話,然後大家互虧:『原來,我們是在天堂呀!』

 

最近,因為一個節目的邀約,我去參加了一個錄影,錄影前一天,製作單位給我腳本,我看了腳本中一些離家多年的年輕人親子關係歷程分享,心中有無限的感慨,我想,我也曾經走過那段歲月,身為過來人的我,該給什麼樣的建議?

 

小時候,我的父親工作是三班制,我永遠搞不清楚,今天的他是早班、中班、還是大夜班,回到家的時候,他不是不在家,就是躲在某個房間睡覺,父親的習慣很特別,從小在鄉間長大的他,不習慣睡彈簧床,常常拿著枕頭、棉被隨便一個木板地板就躺下去睡,有時候在電視機前面,有時候,在有風吹過的走廊間。

 

我的母親雖然說話很毒,罵孩子也很容易傷人,但是從來不打孩子,遇到孩子的狀況比較大,她會打電話請老公回來『教』小孩,因此,我跟父親最大的親子互動就是『挨打』,還有聽著老爸算『你們花了我多少錢?』

 

父親在我的心中,很威權、也很有能耐,因為他很兇也很義氣,所以他的朋友很多,許多人有事都請他出來處理,我總認為他很厲害,也很會喬事情,沒什麼可以難倒他。

 

後來的我,當了母親,開始努力地去瞭解親子關係的時候,我才懂,我的父親不是不關心孩子,而是不會關心一個人,我的父親不是嫌我們花他的錢,而是,他被教導着男人就是要養家,所以他用那樣的方式告訴我們,他的愛。

 

最近,回到家看到他在面對兒孫的態度,我才真的覺得父親老了,他原來也有他的脆弱,原來也有他的無力與軟弱,原來,他也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那時候的我才真正放下我心中對父親的怨,也放下了所有的傷,原來,不是我不被愛,而是,我的父親不懂得如何愛一個人,甚至,如何愛自己。


現在的我慢慢想通,在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太在意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心想要『管教』孩子,所以,即使是一個平凡人,當了父母之後,也穿起了盔甲,對著孩子說:『我是你爸,我比你懂!』、『我是你媽,我說了算。』、『小孩懂什麼,媽媽決定。』、『我是你爸,我說的就是對的。』


當父母的人,在孩子面前努力的當一個天神,一個無法反駁、無法抗議、不能質疑、叫你往東就必須往東、叫你往西就往西的天神,而孩子從小被這樣教育,加上孩子本來自己就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於是,真的把父母當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天神。

 

是的,我的父親曾經是我的神,我不相信他有做不到的事情,我不相信他沒有能力,所以,我相信他有能力關心孩子,只是不願意關心我。

 

我相信他有能力愛別人,就如同神愛世人一樣,只是他『不願意』愛我。

 

我相信他什麼都懂,可以到處跟朋友聊天,只是『不願意』跟我聊天。

 

於是,我對父親充滿了怨懟,我對母親也充滿了怨懟,以為自己不被愛。直到現在的我才懂,我的父母也不是被愛長大,也不是被良好的親子關係中長大,他不是天神,他們只是平常的人。

 

父母,雖然可以很大聲地說『你朋友叫你翹課,你就翹課,你為什麼不敢拒絕?』,這樣的訓話讓我相信服父母是很勇敢的天神,卻不知道,他們其實自己都不敢拒絕老闆加班的要求,只好對孩子爽約。

 

父母,可以很大聲地說『東西不要一直拿著,不要那麼沒安全感,又不會有人偷。』,讓我相信他們很有安全感,卻不知道,他們也害怕少做幾天工作,會不會沒工作?他們也有害怕失去工作、害怕貧窮的不安全感。


父母,常常罵我『做事懶懶散散、忘東忘西,一點都不專心。』這讓我以為我的父母就是神,他們不會忘記我的任何事情,只是,因為不愛我,所以毀了他自己答應過我的承諾,卻忘了,大人一忙起來,記憶力真的很不好。

 

我以為,父母就跟神一樣,我不說他就會懂我在想什麼,而事實上,我的父母搞不好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

 

於是,當我開始理解,父母也是個人,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天神,他們有他們的懦弱,他們有他們的困難,他們有他們的盲點時,我才懂得,父母也是人,一個遇到事情也會恐慌、也會懦弱的人。

 

那時候的我,才終於懂了,不是我的父母有能力卻不愛我,而是,他們沒有那個能力,用我想要的方式愛我。


父親的天神形象,在我的心中太久,所以,我們的父女關係一直不好,而母親就不同了,專科畢業後,父親買了車給我,母親常常要求我開車載她全台灣玩,那時候的我才懂,母親不是神,她並不是一個女強人,而是一個連晚上去加油都會迷路的人。

 

我很早就看到母親的弱,她很明白地告訴我她不太敢一個人住,天一黑還沒到飯店就會很恐慌,她開始告訴我,我比她懂很多事情,所以凡事會問過我意見,他會告訴我她遇到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這樣好不好?

 

我們母女之間不再是她逼問我的狀況,而是她開始說她的點點滴滴,當我母親跟我分享越多她的事情,我就越瞭解她,也越能同理她也有屬於她的弱,屬於她凡人的一面,也因為這樣,我才能理解,原來,我是在她的『能力範圍』中,被她努力着用她的方式在愛著。

 

現在的我,當了媽媽,從一開始我就不會告訴孩子『媽媽不會錯』,我讓孩子看到我的迷糊,我讓孩子看到我的『不敢』,我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做錯了!』,我甚至在公園的時候看到別人來溜寵物蛇的時候,跳上高椅縮着,讓孩子自己跑去看蛇、摸蛇。

 

我告訴孩子:『媽媽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所以,沒有人教我該怎麼當一個不打罵的媽媽,也沒有人教我該怎麼樣愛孩子,加上記憶力非常不好,所以,當妳覺得我傷了妳,當妳覺得我忘記我們的約定,當妳誤會我不愛妳的時候,請妳一定要告訴我,讓我可以修改,讓我可以證明我不是不愛妳,只是還沒學會。』

 

於是,孩子會幫我畫記得卡,會告訴我:『媽媽,我知道妳記憶力不好,所以我想提醒你,今天,妳有答應我回家的時候陪我找我的卡片。』

 

孩子會告訴我:『媽媽,我知道妳會害羞不敢跟外婆講這件事情,所以我先幫妳打電話跟外婆說,妳不用擔心。』

 

孩子也會說:『媽媽,妳離當小孩太遠了,我們小孩覺得不是這樣想的。』

 

後來的我才懂,孩子永遠不會要求父母去做一件父母做不到的事情,除非,父母讓孩子以為自己有能力,只是,不願意為了孩子做,也因為這樣,親子間充滿怨懟。

 

現在的我懂了,親子關係是一種『人際』關係,人與人才有擁抱的溫暖,這樣的關係要良善,或許就要父母從天神,落入凡間當人開始,有著屬於人的溫度開始,或許,就要認清自己不是神開始。

 

 

 

而,孩子們,放下吧!你的父母不是不愛你,只是他們是人、不是神。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_1100233  

雙面情人(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在多年前,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曾經認識一個在工廠當業務的男生,在那樣的年代,台中的酒店文化蓬勃發展的同時,當業務的他雖然年輕,卻也是很有名的玩咖之一,我可以常常聽聞他如何去享受着酒店女孩蹲跪在他面前,酥胸半露的剝葡萄給他吃的結果,我也可以常常聽聞,他如何一夜帶好幾個女人出場的『豐功偉業』。

 

這樣的一個男人,我很快地收到了他的喜帖,女友已經懷孕的狀況下,他匆促的結婚,籌備結婚的時候,他在我們面前抱怨着,住中部的他還要幫女友東部的娘家親人安排飛機訂位事宜,讓他覺得麻煩透了,我不喜歡他的態度,回了他一句:『是你自己挑娘家那麼遠的女孩當老婆的,能怪誰?』

 

當時的他很得意地回答我說:『拜託,老婆的娘家遠才好,以後揍她,她也沒辦法跑回娘家。』

 

那時候的我,跟在場的女孩子們,只差沒有一起聯合從九樓踢飛他下樓。

 

後來的我們,終於有機會親眼見見那位敢嫁他的女孩,原本,想見識一下這個傻女孩,後來聊完天後,我們滿頭霧水的想不通,那個女孩口中那個愛家、孝順父母、專情、工作認真負責、有責任感、、、的那個老公,到底是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朋友?

  

看著那個女孩一臉陶醉在幸福中的表情,沒人敢搓破,也沒人敢說話,只是這件事情在我的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撼,每次談戀愛的時候,我總在想『在朋友面前,這個男人又是哪樣的面貌?』、『會不會他的認真工作,其實是在酒店逍遙?』

 

我很害怕遇到雙面情人,後來的我出了書,當我的母親看到我的書之後,常常問:『妳是這樣的人嗎?怎麼妳發生過這件事情,我卻不知道?』

 

那時候的我才懂得,對我的母親來說,我也是一個『雙面的女兒』,在父母面前當一個女兒,我在外面所做的一切,所發生的一切,都關在家門之外,因此,我母親眼中的我,跟朋友眼中的我,相差十萬八千里。

 

後來的我,參加了許多的媽媽團體,也組成了共遊與共學的團體,我常常會疑惑,奇怪為何溫文儒雅如貴婦般優雅的媽媽,會教養出小動作不斷,常常用惡毒語言傷人的孩子?

 

我也會常常想,怎麼這麼樂觀的媽媽,孩子的眼神卻如此的哀傷?

 

一直到了最近,我看著一個七歲孩子溫柔的告訴弟弟:『弟弟,我的糖果分你吃,這是我朋友給我的,我分你沒關係。』,當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相親相愛而露出欣慰的表情時,我看到孩子的另一隻手偷偷地從椅子下方狠狠地捏他弟弟的屁股,弟弟生氣的踢他,他大聲地哭喊了起來:『弟弟踢我!』,於是,一場戰爭馬上觸發,母親只看到老大的體貼,沒看到孩子真實的情緒,而弟弟帶著冤挨罵,那憤怒一直累積着。

 

這件事情,我在共學團提出了我的觀察,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觀察,郭老師講了一段話,卻讓我的印象很深刻:『這個孩子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在一個被很多標準與教條要求下長大,家中每個大人的標準不同,所以,他太懂得大人要的是什麼,懂得那些話可以取悅大人而被稱讚,所以他很懂得在大人面前表現這樣的行為,只是,他的所有真實的情緒與狀況,會在大人看不見的時候表露無遺,這樣的孩子,很難幫上忙,因為這樣的孩子,你看不到他的真心,所以,找不到問題的癥結點,也看不出來,每次的對談,他說的是真心的?還是取悅大人?』

 

那時候的我才懂得,是不是我們都被要求着用兩面的面具生活著?

 

因為從小背了太多的教條,在大人的打罵中一點一滴知道了,那些話、哪些行為可以得到大人的歡心,哪些又可以得到大人的獎賞,哪些行為可以幫自己不惹事?我們努力的求表現,盡力地在大人面前符合那樣的標準,我們也懂得哪些標準可以交到朋友,哪些標準盡量不要碰。

 

我們在朋友面前溫文儒雅,在家中孩子卻看到媽媽用惡毒的話語批評朋友; 大人在外面風趣幽默,卻在回家的時候讓孩子看到自己無止境的憂傷,我們背了太多人際關係的教條,一切希望以和為貴,卻壓抑了太多的情緒。

 

只是,那被壓抑在『不可以生氣』教條下的憤怒該如何去?那遮蓋在『有什麼好計較』要求下的忌妒又該如何的宣泄?

 

而這些情緒總該找個出口,總該有個發洩,而這些出口與發洩,卻只能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因此,原本的好朋友,只要一有利益交關,就發現『奇怪,怎麼以前沒看清楚這樣的人?』

 

原本的一起把酒言歡的朋友,只要一牽扯到孩子或男人,心中那壓抑住的真實就全都跑出來了。

 

也因此,有好多的媽媽,在孩子闖禍的時候才發現『奇怪,他在家很乖呀!?』。

 

我記得在我對教養很迷惑且很無助的一段時間時,曾經有許多的人勸我,即使父母很努力,可是一家三個孩子在同樣的教養下長大,以後進入了社會,遇到了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命運,就如同一個老師教導了上百個學生,也有人會去關,有人功成名就。

 

那時候的我想,這些人只是勸我放輕鬆,而這樣的解釋無法安撫我,我依舊在每一天的教養中想要尋找答案。

 

而現在的我看了很多孩子的狀況才懂,原來,當一個父母高壓的要求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生存本能就會在父母面前展現父母想要呈現的樣貌,孩子懂得在父母面前即使氣到想殺了對方,也不能表現出來;孩子知道,這時候該做什麼事?該說什麼話?該怎麼處理事情?才能得到大人的歡心。

 

而那些累積的憤怒,那些累積的忌妒,那吞下的冤屈,又該哪時候爆發?選擇那樣的方式爆發?

 

我們被父母跟教育體制要求着『要乖』、『要服從』,頂嘴就是不對,那時候的我們如何懂得跟不合理的事情說不?如何懂得自我判斷?如何懂得思考?

 

於是,當一脫離了體制,一脫離了父母,我們只能把無法思考只懂服從的孩子交給命運,當命運給他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帶他看某一個專業世界,就有專業的世界,當命運交給了一個黑道大哥,就有黑道的世界。

 

而這樣的人生,並非我們所樂見的。

 

最近,有一天在共學團的教室,忽然五歲兩個月女兒跟三歲半的小卉有了爭執,那天身體很不舒服的我坐在地板上,小卉哭倒在我的盤腿上,我的女兒很生氣的在遠遠的地方對著我們,那時候的我,因為身體不舒服的關係,有點累,也很不舒服,我心想:『怎麼又吵架了?怎麼又生氣了?』,念頭才一剛有,我就想『難道我來共學團,不是就是要孩子練習跟別人相處,學習如何吵架?如何看懂吵架?』

 

於是,我打起精神處理哭倒在我腿上的小卉,然後,再理解女兒的想法,當女兒跟小卉又開心的玩在一起時,我才得以休息,只是,夜晚回家後,女兒在床上準備入睡時,很平靜地告訴我『媽媽,妳今天讓我很不舒服,因為,我在生氣很委屈的時候,妳先安慰小卉,沒有理我!』

 

因為這樣一句話,我整晚道歉也安慰着孩子,告訴她我有多在乎她,才讓她開心的入眠。

 

那時候,我心想『孩子的心情真不好解決』,可是,謝謝她願意這麼老實地告訴我她的忌妒與不滿,讓我有機會可以看見她發脾氣的樣子、瞭解她妒忌的心情與不滿的情緒,也有機會可以排解。

 

現在的我,常常看著女兒跟朋友間的爭執,她會在我的面前大聲地表達她對朋友的不滿,她會跟朋友自己表達自己的憤怒,她也會自己選擇不要交一個朋友,她在我的面前,可以真實的開心大笑,可以真實的哀傷與憤怒,可以真實的表現出她的歉意。

 

我很珍惜着這樣的幸福。

 

一個可以看到孩子每個真實面的幸福。

 

一種在母親面前,喜怒哀樂都自在的幸福。

 

因為這樣的真實,我才看得懂最真的她,懂得哪一關的情緒她過不了?哪一關的爭執她看不懂?哪一關的感覺需要幫忙?

 

孩子,不該是父母的『雙面情人』。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_MG_8879.JPG    

被在乎著(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回鄉的時候陪一堆長輩聊天,其中一個媽媽談到最近跟孩子的互動,這個媽媽的兒子也已經當了兩個孩子的父親,跟自己的媽媽卻越來越沒有話聊,母子倆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卻幾乎不說話。

 

有一天老媽媽生氣了,交待給兒子媳婦去辦的事情,拖拖拉拉的一直都沒動靜,事隔已經好幾個月都不聞不問,於是累積的憤怒一爆發,寫了一張火氣很大的斷絕信給兒子與媳婦,然後,臭臉的罵了出口。

兒子跟媳婦嚇到了,拖了好幾個月的事情馬上請人來辦,承辦的人員來到家中,還跟老媽媽說:『妳兒子說,叫我一大早就要來,因為他媽媽生氣了,今天一個早上我就接到五通電話,確認我有沒有馬上來妳家,看來妳兒子很怕妳呀!』

 

這件事情,讓老媽媽很開心,原來她的話兒子還是會怕,還是會怕這個媽,一旁的所有長輩對她露出羨慕的表情,有的還說:『我氣到中風搞不好我兒子還沒有動靜呢!』

 

那時候的我在想,讓自己的兒子怕自己,有這麼好得意的嗎?

 

這樣的親子關係,不是很悲哀嗎?如果是我,我多麼想要一個可以一起分擔心事,可以有說有笑的親子關係,而不是那種夾雜着害怕恐懼的親子關係?

 

然而,其實我也不是在這樣的親子關係中走過,生病的時候,挨罵着說:『活該!叫妳多穿一點衣服又不穿。』,跌倒的時候,會被罵:『誰叫妳要爬高,活該!』,考試考差的時候,自己心情夠沮喪了,還要挨罵。

 

人生有好幾次,我覺得即使有一天我死了,大概也沒人會在意,我曾經準備出國自助旅行一個月的時候,母親說:『如果死了沒關係,不要殘了回來,我不會照顧。』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心中卡住著,玩得很無後顧之憂,我都覺得既然買了高額的旅行平安保險, 在旅程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母親也會笑着流淚,一直到了旅行即將結束,我打了通國際電話回家說好想吃家鄉的小吃,母親終於釋懷了的說:『原來,妳也會想家。』

 

那時候的我才懂,母親的惡言,只是在表示她的關心,表示她的在乎,表現她的恐懼,只是,這些的在乎與關心,需要許許多多的『解碼』。

 

最近,一個孩子才小三的母親,很困擾的問我:『為何我每天告訴我的孩子我愛他,他卻常常就說很想死,甚至想出了很多死亡的方法?』

 

這樣的話讓我回想起當了母親之後的我,曾經告訴我自己,千萬別讓孩子必須多年以後經過層層的『解碼』才懂我真正的心情。

 

於是,孩子受傷了,孩子哭了,我一定擁抱着她,真真切切地告訴她:『媽媽,心好難過,好心疼呀!寶貝。』; 天氣冷了,希望孩子多穿一件衣服,我會說:『因為我會擔心妳受寒。』

 

因此,我常常不懂,為何孩子受傷了,明明媽媽已經心疼到快哭了,卻還是開口一直罵:『叫你小心你不小心,活該!怎麼不摔死,下次摔死你!』,母親為何不能說出自己的真心?

 

女兒四歲五個月的時候,有一天飛奔的要去洗澡一不小心很用力的撞到了牆角,孩子大哭,我要走過去擁抱孩子的時候,卻看到孩子滿臉的鮮血,那時候的我心臟整個糾結,幾乎腿軟。

 

老公非常的明快,抱起了孩子往外衝,我們隨手抓了點東西,叫了計程車就往急診室衝,我在計程車上邊安慰哭的很慘的孩子邊發抖着,一進了急診室,我被關在手術室外面,因為醫生跟護士認為『這位媽媽快昏倒了!』

 

我一個人滿手都是血的坐在急診室的椅子上,整個人不自主地發抖着,我聽著手術室內傳來孩子的哭聲,整個人癱軟在椅子上,然而過了許久,我卻看到老公抱著一個笑咪咪的孩子出現在我的面前,女兒頭上包著紗布,開心地告訴我:『媽媽,我都沒有哭噢!因為不會痛,只是會覺得像蚊子叮,所以護士阿姨送給我貼紙,哭哭的小孩不是我噢!』

 

老公補充着,剛打完麻醉之後沒多久,孩子就不哭了,安靜地等著縫合,還問醫生跟護士有沒有貼紙,所以,醫生跟護士都給她貼紙,那時候的我,整個緊張的心情,在看到孩子笑容跟說明之後,忽然抱著孩子哭了起來。

 

我抱著她告訴她:『寶貝,妳對我好重要,媽媽嚇死了,媽媽好害怕、好害怕,媽媽好心疼噢!』,於是,急診室的父女倆開始安慰着我這個超愛哭又沒有用的媽媽。

 

這件事過了許久,最近,女兒五歲三個月了,有一次睡覺前在床上翻跟斗,一不小心『碰』一聲地摔下了床,撞擊的聲音太大聲,我跟老公都嚇了一跳,女兒馬上跳起來,衝向我、抱著我說:『媽媽,我很好,我沒事、沒關係!』

 

孩子的反應讓我嚇了一跳,我問她:『有沒有摔痛?』,女兒搖搖頭說沒有,我又問:『妳有沒有嚇一跳呢?』,孩子點點頭說有,我問孩子,怎麼嚇一跳了,卻先來跟媽媽說妳還好呢?

 

女兒怯怯害羞地說:『因為,我知道妳會心疼。』

 

孩子的這一句話,讓我陷入了反思,我反省着自己是不是讓孩子承擔了我的心疼與感受,這樣的承擔會不會太沈重?

 

而那時候的我也才懂得,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這一句話不是一種標語,而是,當你真正懂得自己要愛護自己的身體與感覺的時候,不在於『不敢』,而在於自己知道,自己的一切,總有一個人會在乎。

 

現在的我懂了,老媽媽不是開心兒子會怕她,而是開心着原來『兒子還會在乎我的情緒』。

 

以前的我覺得即使死亡也不會有人在意,所以活的很灑脫,只是因為還沒有解碼母親的惡言之後,其實,有許許多多的『在乎』,現在的我,很開心撐過了那一段時光,沒有成為一某幽魂而『解碼』成功,知道自己其實有被在乎着。

 

現在的我也懂了,那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把母親的『我愛你』當成母親的口頭禪,而那生活中受傷了、生病了還被責罵的感受,一次又一次地在最脆弱的時候告訴着自己『原來,沒人在乎我。』

 

或許他也跟我以前一樣,對生命、對身體的不尊重,只是在於自己認為『沒人在乎。』

 

最近,我的身體一直不是很舒服,全職媽媽的我沒有什麼人可以幫忙,有時候還要躺在床上陪孩子玩桌遊,有時候,也是要撐著帶著孩子出遊。每次,問孩子需要誰陪的時候,女兒會說:『媽媽,如果妳身體不舒服,我就自己玩,如果妳可以的話,可以說故事給我聽嗎?這樣比較不累。』

 

昨天,女兒看著我剛剛退燒整個很虛弱的樣子,她抱著我說:『媽媽,妳知道嗎?妳對我很重要、很重要喔!妳這樣我會心疼。』

 

那時候的我,終於懂得,原來,不需要解碼就知道自己被在乎的感覺,原來這麼的好。

 

人生,要的原來只是懂得,自己是被在乎的。

 

被父母在乎着、被情人在乎着、被孩子在乎着。

 

被自己在乎着。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 Sep 12 Wed 2012 12:20
  • 開窗

 _1040972    

開窗(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從小,我是媽媽派遣在父親身邊的小間諜,有一段時間,母親總是要求父親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帶著我,只因為母親相信『男人帶著孩子出門不會亂搞』,於是,我常常跟在父親的身後,這個朋友家坐一下,那個朋友家聊一下。

 

每次到了一個人的家中,老爸總是會指著對方家的孩子,告訴我:『去跟他玩。』,然後就很開心的跟自己的朋友聊了起來,放我跟那些孩子傻眼對望,當然,我不會走向前,而那些孩子也不會來招呼我,繼續自己的遊戲。

   

後來的我,慢慢地找出一個人玩的方法,而對我來說最有興趣的就是聽大人聊天,有時候聊生意場上的規矩,有時候講到人情義理,有時候可以聽到某些人的人生故事,也有時候只是話家常,這些對話對我來說,比看戲還精彩。

 

後來的我,所交的朋友都跟我當時處的環境有關,在國小就跟國小同學交朋友,在國中就跟國中同學是朋友,在辦公室就跟某些同事當朋友,我很少主動地想去認識一個人,更沒有機會主動地找人攀談,想跟對方當朋友。

 

當了媽媽之後,一開始我帶著孩子參加很多的活動,然後,跟孩子說:『去找朋友玩。』,每一個活動,孩子們可以經由活動認識很多的朋友,然而,我卻知道那跟當初的我一樣,只是被父母放到一個空間,跟父母指定的朋友玩,那不是孩子自己主動去認識的朋友,也不是自己去攀談的朋友,那是父母的朋友。

 

一如現在的我,總無法跟第一次見面的朋友開心攀談認識,總是等有了好幾次互動機會後,才會慢慢地去認識一個人,第一次見到我的人會覺得我冷漠,卻不知道,除了工作上的需要,我真的無法第一次跟別人見面就表現熱絡。

 

女兒三歲半的時候,已經有一群常常出去玩的朋友,有一次其中一個朋友會對著陌生的孩子說:『笨蛋!』,學習力很強又很挺朋友的女兒,當然也會跟著罵對方:『笨蛋!』

 

那時候的我,慢慢的跟孩子談,才懂得孩子們罵陌生的孩子,最大的原因是『那不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這一群的。』

 

於是,我常常有一搭沒一搭地告訴孩子,從小到大,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不同的關係,讓她遇到了哪一些朋友,於是孩子知道朋友是來來去去的,孩子也知道,每一個階段總是會遇到新的朋友。

 

那一段時間的我,每次只要有陌生的孩子接近我的女兒,我總是會湊過去,用很愉悅的語氣說:『您好!我是彈彈媽媽,這是彈彈,請問妳叫什麼名字?』,每一個被尊重對待的孩子,總是很樂意地告訴我,他們的名字:『您好,我是倫倫。』

 

我會轉頭告訴女兒:『這是倫倫,寶貝,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的朋友了。』,於是,我會開始跟倫倫攀談了起來,從幾歲?有沒有去讀幼稚園開始,當孩子一剛開始聊天,我就會默默地離開。

 

我一直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我『教』孩子該怎麼做,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親自做給孩子看。

 

這樣的狀況,常常發生,有時候是女兒單獨出去的時候,有時候是共學團出去的時候,我常常主動地跟別的孩子攀談。

 

一剛開始,是怕孩子們擦槍走火,排斥陌生的孩子,於是,我如此主動地幫孩子把陌生孩子變成『認識的朋友』,慢慢地,孩子們也學會了。

 

讀友會的那一天,五歲一個月的女兒跟著父親與朋友在後面玩著,當我開始簽書的時候,女兒帶著一個小小孩走到我面前說:『媽媽,這是我認識的朋友,他叫阿翔。』,我點點頭說:『好棒,妳教了個新朋友。』

 

後來的我才從網友那邊知道,孩子們在後面發現了一個樓梯下的空間,當成他們的秘密基地,阿翔走過去的時候,女孩們說:『你不可以進來,因為你不是我們的朋友。』,後來,女兒開始跟他攀談,然後帶著阿翔到處去跟所有人說:『這是我的新朋友,他叫阿翔。』

 

那時候我懂了,即使我不在,孩子已經開始懂得開始交朋友了。

 

後來有一天,我帶著孩子去一個山上的社區,女兒在兒童遊戲區就不走了,身體不是很舒服的我坐在車上休息,拉下車窗看著女兒跟一個四歲的小女生就攀談了起來,然後兩個人一起分享玩具、聊各自的朋友、還交換禮物,甚至拿著相機互相拍照,女兒還把她的朋友一一的介紹給那個妹妹聽。

 

過了很久,女兒回到車上準備回家,她告訴我:「媽媽,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喔,那個妹妹是我的新朋友,我問她『你會不會打人,我不跟打人的人當朋友喔』,妹妹說她不會打人,但是她說她的爸爸會打小孩。」

 

我聽了覺得很可愛,女兒已經列出她交朋友的標準了,於是我問:『那妳還要跟她交朋友嗎?』

 

女兒說:『沒關係呀!我要交的新朋友是那個妹妹,不是她爸爸。』

 

那一天的我懂了,我的孩子會主動地交朋友,主動地與人攀談,而且也會了選擇她想要的朋友,列出屬於她的交友原則。

 

於是,游泳池認識的叫思倫,山上咖啡廳認識的叫妞妞,公園認識的叫小綠,女兒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自己去認識,自己去攀談,然後請我回家做名片卡記住朋友的名字,這些朋友常常見過一次就無法再見面了,女兒也慢慢懂了那種珍惜當下朋友的感覺。

 

我總是相信,朋友,是人生的窗,每一個朋友會帶領孩子看到不同的風景。

 

現在,我的孩子慢慢地學著懂得選擇朋友的窗戶,懂得接近她想要的風景,懂得開一扇窗。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_1070594  

很難被拒絕(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從小,我是一個有話直說,有不爽也直說的人,我不怕得罪人,也不想屈迎別人,總是話說出口傷了人,後來的我常常跟長輩們出去,每次出門的時候總是可以聽到許許多多的人生故事,也慢慢地懂得原來他們的思維跟我們不ㄧ樣,話也可以說的不一樣。

 

後來的我,在做選民服務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前輩,她總有辦法把話講的很不得罪人,即使,我們明明達不到選民的要求,即使,我們根本沒做什麼,即使是很難取悅的選民,她總是有辦法講到反過來讓選民安慰她。

 

她總是可以將心比心的觀察別人的思維,找出最好的說法,去勸服對方。

 

後來的我常常從她那邊偷學,當選民的兒子媳婦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想要搬出家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她可以告訴極力反對老人家:『樹大總要分枝,才能開枝散葉,恭喜你們家要壯大了。』

 

當我們有求於別人的時候,她總是可以不卑微的說到別人很難拒絕她的建議,那時候的我們常常戲稱,『能拒絕大姐的人真的很神,至少我們還沒看過神。』

 

我在這個前輩身上學到很多,那時候的我才知道,原來,同樣一件事情可以有百種不一樣的說法,同樣一句話,不同的態度會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語氣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從有孩子到現在,總是有很多人問我:『妳不覺得現在的孩子太厲害,常常頂嘴到人受不了嗎?』

 

那時候的我總是回答:『孩子如果發現大人的邏輯不對而提出反映,這難道不是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嗎?而頂嘴跟有主見的差別,在於父母的認定,也在於孩子說話的語氣跟態度。』

 

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常常跟孩子玩『這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話,哪一種語氣妳比較喜歡』的遊戲。

 

『這一句話用哪種態度說,妳會比較舒服?』

我們總是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態度一直反覆的演戲,找出我跟孩子間最好的溝通方式。

 

孩子懂了語氣的不同,卻沒有學會說法。

 

同樣一個目的,有很多的說法,有些說法讓人很不舒服,有些說法讓人很愉悅,很難拒絕,我還在想這種等我進入社會後才學到的東西,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孩子,我能做的只是,用最尊重的語氣,最好的說法對待我的孩子。

 

後來發現,小寶爸爸有一個很棒的口頭禪,當小寶用很溫柔的語氣,用很好的說法問:『請問把拔你的手機充好電了嗎?需要用嗎?如果不用可以借我一下嗎?我想看上次媽媽給我看的平交道安全影片。』

 

小寶爸爸總是會一臉欣賞的表情對孩子說:『你這樣說,我很難拒絕耶!』

 

後來的我,偷偷了學了這樣的絕招,於是,當孩子一臉溫柔尊重的對我說:『媽媽,請問我現在如果看電視影片,會不會打擾妳跟爸爸工作,如果不會的話,我想看今天朋友借我拿回家的那片影片可以嗎?』

 

那時候的我,總會一臉欣賞地告訴孩子:『妳這樣說,我很難拒絕耶!』,女兒就會一臉笑開了。

 

原本在我家,只要到講故事時間,都是我們家父母與女兒間的拉鋸戰,以前女兒常常唱一首歌,『我的ㄧ就是二,我的二就是三,我的三就是四。』,她總是想辦法多凹幾本,三本總是要凹到五本,五本可以加到七本。

 

後來我仔細的舉很多例子告訴她,這就跟菜市場殺價一樣,菜販看到會殺價的人,總是會提高賣價,以為佔了便宜的人,其實沒有佔到便宜。

 

以為媽媽說五本,女兒凹到七本,女兒以為賺到了,其實媽媽是預留空間讓她往上加,並不一定是真的賺到。

 

女兒聽完之後,再也沒有唱那首歌了,於是她換了種說法。

 

現在是,每天拿了兩本故事書之後,等我唸完,然後用ㄧ臉溫柔的眼神望著我說:『媽媽,請問妳身體還好嗎?還有力氣幫我念幾本嗎?會太辛苦嗎?』

 

望著她這樣的方式,這樣的語氣與說法,我總會很難拒絕的一本又一本的往上加,就這樣一直加上去,口乾舌燥也甘願。

 

有一天,孩子用很溫柔的眼神望著我,溫柔的說:『媽媽,請打擾一下,我想要知道蒼蠅為何不容易打到,蚊子容易打到,所以可以借我一下IPAD,讓我看一下蒼蠅眼睛的圖片嗎?』

 

我還沒有回答,女兒卻繼續問着:『請問,我這樣的說法,有沒有讓妳很難拒絕?』

 

那時候的我終於知道,孩子懂了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效果。

 

孩子也懂了,找出讓人很難拒絕的技巧與方法。

 

那時候的我也懂了,我快三十歲才看懂的功課,孩子五歲就開始學了。


 慢慢地學會了找出『很難被拒絕的說法』。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Aug 28 Tue 2012 11:58
  • 勇敢

  

_1100670  

勇敢(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有一年大學選修體育課的時候,一個男同學告訴我們:『登山課很輕鬆好混,老師懷孕了,所以同學只是爬爬樓梯而已,很輕鬆。』,於是,我們幾個女孩子一同選擇了登山課。

 

新的學期一開始,我們馬上找那個男同學算帳,因為,大家都忘了,懷孕的老師會去生產,所以那一學期的登山課,換了一個年輕熱血的男老師,於是,運動神經一點都不發達的我,陽明山的登山步道變成了我的痛苦,除此之外,考試考着各種登山結繩方式,也考着許多登山的常識常讓我一個頭兩個大。

 

然而,最讓我揮之不去的噩夢卻是攀岩,我看著許多同學俐落的攀岩,爬上學校的攀岩練習區,輪到我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像隻過肥的青蛙,就趴在牆壁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我害怕著自己的缺點就這樣暴露在眾多的眼睛之前,我害怕我的害怕被別人看見,於是,我卡在攀岩壁中間,再也上不去,從此之後,不管別人如何說,我再也不願意嘗試。

 

當了媽媽後的我,從來沒有一次告訴孩子『你要勇敢。』,因為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勇敢?更不知道『勇敢』該如何訓練。

 

孩子跌倒了,我會說:『還好嗎?一定很痛吧?』

 

孩子害怕了,我會抱著她說:『媽媽也會害怕,媽媽陪著妳。』

 

我從不教孩子勇敢,我卻讓孩子知道,妳可以哭泣、妳可以害怕、妳可以不勇敢。

 

很多人告訴我:『那是因為妳生的是女兒,所以才如此。』,然而,我看過太多的男孩子跌倒時,是被大人取笑,哭泣的時候,是被罵『膽小鬼羞羞臉』、『男孩子哭什麼哭』。

 

雖然大人以為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逼男孩『勇敢』,我卻從沒有看過這些男孩的勇敢,我反而看出這些孩子因為害怕被笑而不敢嘗試,我更看到的是,這些孩子在朋友跌倒時,大聲地嘲笑朋友,就如同大人對待他們一般。

 

我想,以現在的我來說,如果我對待男孩,我還是會告訴孩子『你可以哭泣、你可以害怕、你可以不勇敢。』

 

我從來不叫孩子『要勇敢』,因為我不懂什麼叫做勇敢,我也不認為,勇敢就是跌倒了『不哭』,該害怕的時候『不害怕』,該恐懼的時候『很有膽』。

 

我不會教『勇敢』。

 

但是,我會教『害怕』,『這種感覺叫害怕,媽媽懂。』

 

『害怕是一種很棒的情緒,黑暗的時候會害怕,是因為它要你小心看不到的危險; 孤單的時候會害怕,因為它要你準備一個人孤軍奮鬥的心情,或小心珍惜身邊隨時會失去的人;面對新的事情會害怕,是因為它要提醒你,做好全部的準備;害怕,是一個很棒的情緒。』

 

現在的女兒五歲三個月了,依舊還是會了影片中的劇情跑去躲起來,依舊會跑到我的懷中說:『媽媽,我害怕。』

 

我還是永遠溫柔的擁抱着她說:『沒關係,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一種很棒的情緒,告訴我們要小心,媽媽陪著妳。』

 

這樣的孩子,有一天在公園借了朋友的直排輪,從很遠的地方在共學團爸爸的陪伴下,跌倒了、又站起來、 跌倒了、又站起來、 跌倒了、又站起來,站在遠方二樓的幾個媽媽一直看著她反覆地跌倒,反覆地起來,她們告訴我:『彈彈是一個很衝的孩子,敢嘗試並且很勇敢。』

 

那時候的我,聽到這樣的說法,看著孩子走走跌跌的一路過來,十分鐘可以走完的路,她走了好久,卻從不願意把鞋子脫下來,看到這樣的她,我想起這陣子她對每一樣東西都超有熱誠學習,總會一直練、一直練,每次學會一樣新東西,她總是衝勁滿滿。

 

我想起幾天前,因為一個曾經訪問過我的央廣主持人在內湖運動中心開了一家媽媽城堡親子餐廳,我想偷偷去捧個場,孩子很愛那個有積木又有玩具的餐廳,卻在上廁所時讓孩子發現運動中心一樓有一個室內攀岩場,對於才五歲多的她,堅持要試試看,於是,我買了票讓她自己玩。

 

我看著她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每快到了三分之二,她會轉頭看著在下方的我,然後告訴我:『媽媽,我好害怕噢!』,我告訴孩子:『沒關係,媽媽也會害怕,妳可以選擇繼續往上爬,還是跳下來。』,於是,孩子用力地跳下來,跌在超厚的軟墊上,開心地大笑向我跑來。

 

孩子擁抱着我說:『媽媽,在上面的感覺好害怕!』,我告訴她:『媽媽大學的時候有試過,真的很可怕,媽媽懂,害怕是很棒的事情,告訴我們有危險了,要小心。』,女兒笑笑地抱著我,然後繼續轉身去挑戰。

 

那一天,她每到快要頂點就喊害怕,然後放棄的跌下來,我看著她因為用力過度,整個人滿身大汗,每次害怕時都可以看到她握着石頭的手微微地發抖著,然而,她卻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着,直到幾乎沒有力氣。

 

隔天,她又堅持著要爸爸陪她去同樣的地方練習,於是,那一天的她問了其他的大姐姐方法,終於成功地登上了頂端,壓了在頂端那個會叫的塑膠狐狸,孩子開心地大聲的尖叫,然後打電話給我,開心地告訴我:『我會了!我會了!』

 

過沒幾天,孩子約了共學團的朋友們一起去,我看著每個孩子在攀岩抱石場的上面,一個個喊害怕,卻跌下來又爬上去。

 

那時候的我才懂,原來,我們不教『要勇敢』、『有什麼好怕的』,我們只在他們每次害怕的時候,陪他們練習面對害怕,練習與害怕相處,於是,孩子們開始懂得如何面對害怕了。

 

害怕的理所當然,害怕的不覺得丟臉,害怕的又哭又笑,站在下方的我,看了好感動。

 

現在的我,終於知道,從不教孩子勇敢的我,有一個長出了勇敢的孩子。

 

現在的我,終於知道了,所謂的勇敢,不是『不哭』、不是『有什麼好怕的』,而是,即使懂得自己的恐懼,即使看出了自己內心的害怕,也願意去面對。

 

即使知道自己很害怕,也願意去面對,只為了得到那最後甜美的果實。

 

所謂的勇敢,不是不害怕風浪,而是即使會害怕風浪,也會向前去面對。

 

一路教孩子懂『害怕』的我,一路幫著孩子一起去『感受害怕』的我,卻有了一個敢『面對害怕』的孩子。

 

從不懂得如何教勇敢的我,從不願意再攀岩一次的我,如此不勇敢的我,在孩子身上,學會了什麼叫做勇敢。

 

親愛的孩子,謝謝妳給我的教導。

 

謝謝妳告訴我,什麼叫做勇敢。

 

可以當妳的學生,是我的幸福。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_MG_4806  

情緒方程式(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國小的時候,有一次我的父母一起到香港遊玩,那四天,我們三個孩子拿著父母親留下來的零用錢,沒人管的過了四天自在卻又寂寞的日子,好不容易,父母回家了,三個孩子圍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箱,滿臉的期待。

 

然而,每開一包行李,就多了一次的失望,滿滿的行李箱中都是藥跟酒,就是沒有一樣孩子期待的玩具跟零食,那一次的我生氣了,我忘了我是怎麼生氣地亂吼,也忘了我罵了哪些話。

 

我只記得父親看著滿地的行李箱後,跟母親說:『明天去福利中心,幫孩子多買一些吃的。』

 

果然,隔天傍晚,母親下班後,我家的廚房堆了很多的零食,不過,我看著那些原本就熟悉的零食,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那時候我跟我的父母一直以為,我只是想要一些『台灣沒有的新鮮玩意』,所以鬧情緒,後來的我,終於瞭解,其實我氣的只是『原來你們放著孩子出去玩,卻從來沒有想到我們。』

 

我氣的是那種,被放下,被遺忘的感覺。

 

一直到現在,我才瞭解,以前很多生氣的理由,背後的原因。

 

我生氣『為什麼大人可以看電視到半夜,小孩不行。』,後來才發現,我不喜歡的是九點一到,父母趕走我們,讓孩子們在黑暗中邊試著入眠,邊聽著另一個房間傳來的微許燈光與電視的熱鬧聲,我不喜歡那種被踢出去的寂寥。

 

我討厭着洗碗,不是真的討厭那樣的工作,而是討厭大家吃完飯後留下滿桌的油膩跟孤單的我,讓我一個人在廚房,面對著油膩的碗盤跟客廳傳出來的一家和樂。

 

小時候的我不懂,因此計較着大人看電視的時間,計較着誰洗幾次碗,誰又從來不洗碗,常常為了這些連自己都看不懂的情緒,生氣着,跟父母衝撞出更多的傷,也頂著愛生氣、愛計較、脾氣大的招牌,一刻都沒有放下來過。

 

後來的我才知道,這樣的迷惑影響我的人生,我在意着別人的感受、在意著別人口中的八卦、在意著怎麼跟別人交待,而拖著一段關係,卻不去真正面對『早已經不愛了』的真正心情。

  

人生,懂得自己最單純的情緒,懂得自己最單純的想法,很多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不需要拖著許許多多莫名的感覺與想法,傷人也傷自己。

 

最近,五歲兩個月的女兒問了一個小四的孩子:『哥哥,你的爸爸媽媽會打你嗎?』,那個哥哥回答:『沒關係,等我大一點,換我打媽媽。』

 

這樣的回答傳到了媽媽的耳中,媽媽慌了,從小就主張適當打罵的她,對這個孩子越來越沒有辦法,她不解地問我:『我才剛剛帶他去玩過迪士尼樂園,怎麼還會說出這樣的話?』

 

孩子母親的問話,在我的腦海中一直盤旋不去,我常常看著共學團的小慧,還沒有滿兩歲的她,幾乎所有的感覺都會用言語表達了,哭泣到底是因為跌倒很痛?還是嚇一跳?現在要的到底是食物,還是玩具?這樣的感覺到底是害怕,還只是難過?小慧都可以很清楚地表達。

 

我也想起,女兒兩歲的時候,每次到醫院聽到醫生一說要打針,就大哭,我總是抱著她,溫柔的安撫著她的背說:『媽媽,也會很害怕,媽媽懂,這種感覺叫害怕。』

 

後來,等孩子情緒安穩時,我問她:『是害怕打針哭?還是因為打針真的很痛?』她說:『是因為害怕的哭,其實打針不痛。』

 

我們總是陪孩子找出最簡單的感覺,最簡單的情緒。

 

『這樣的感覺叫做忌妒,每個人都會忌妒,忌妒的感覺不好受,不過,不代表妳不被愛。』

 

『丟掉自己心愛的東西很難過,這種難過的感覺媽媽也有過,媽媽陪著妳,等這樣的感覺慢慢離開。』

 

『這種感覺叫做思念,媽媽也會思念一個人,我們一起思念好嗎?』

 

『這種感覺叫做被忽視,這種感覺不好受,媽媽也不喜歡,不過,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對方.....。』

 

每一種感覺一一的帶著孩子認識,每一種感覺一一的帶著孩子慢慢地釐清,每一種感覺帶著孩子慢慢地感受,每一種關卡陪著孩子過,慢慢地,孩子懂得自己的感受,懂得自己要什麼,懂得自己最單純的感覺,懂得自己卡住的關,懂得那個關卡怎麼過。

 

也因為這樣,我常常認為孩子的問題,找出孩子卡住的癥結點去解決就好了,有這麼困難嗎?困難的只是父母從沒有看出孩子卡住的地方,也不想辦法去解決吧?

 

這樣的想法一直在我腦海中,從沒離開過,一直到女兒五歲兩個月的時候,帶著女兒到游泳池玩,我坐在泳池的旁邊,看著一對婆媳帶著兩個孩子走到兒童戲水池,那個哥哥還沒滿三歲,看得出來第一次來游泳池,有點害怕,有點不知道這是哪裡,又很好奇的左看右看。

 

兩歲多的哥哥戰戰兢兢的扶著游泳圈跟著媽媽走入兒童池,他的小腳才剛剛碰到水,就稍微的縮了一下喊:『冷!』,這時候阿嬤一把用力地把他拉入水中說:『快過來玩!』,孩子撲通地掉下水,雖然池子不深,雖然有泳圈保護,孩子還是嚇哭了,阿嬤說:『水有什麼好怕的?男孩子哭什麼哭?』,然後猛在孩子身上潑冷水,孩子的眼睛進了水睜不開,哭的更大聲了!就這樣聲嘶力竭地在泳池中哭著,還一直被罵『男生這麼膽小怎麼可以?』。

 

孩子的媽媽把更小的孩子放進泳池,也任着孩子害怕的大哭,媽媽還跟哥哥說:『要勇敢當弟弟的模範。』

 

我看著那個孩子,心中不捨得想著,這個孩子好厲害,在他小小的心中要在同樣的時刻處理着『接觸一個新東西』、『水的溫度造成的寒冷感受』、『被阿嬤嚇一跳的感受』、『被阿嬤罵的憤怒』、『被取笑膽小的心情』、『眼睛被潑到進水的感覺』、『媽媽的期望』、『弟弟害怕大哭的干擾』,這些加加總總的感覺混在一起,成了一個很難解的情緒方程式,孩子到底懂不懂?

 

那個當下,我忽然懂了,有些孩子的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就只是因為他們遇到情緒問題的時候,可以很單純的去面對自己最簡單的情緒,不用一邊感受失去東西的難過,還要一邊處理大人的情緒。

 

不用一邊感受自己忌妒的不舒服,還要怕被說『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就是愛亂生氣』、『別人在笑你了』。

 

不用一邊感受自己的害怕,還要擔心被罵『有什麼好怕的?』、『膽小鬼』。

 

不用一邊忍受着自己已經吃到快吐的感覺,還要怕被罵『浪費食物』的吞下那口飯、也不用忍耐着被指控『每天只想著玩,不吃飯。』的委屈。

 

不用滿懷期待,穿著自己做的海報衣服展示給阿嬤時,被罵『醜死了,快去脫掉』,一邊面對著『自己被潑了冷水的感覺』,一邊面對著阿嬤的批判,一邊又要處理着媽媽很正經地告誡『自己喜歡就好,為什麼要讓別人影響妳?』

 

不用一邊面對著自己的小手還無法完全控制自如的挫折,一邊還要被媽媽罵『怎麼摔破碗?』『你是故意找我麻煩嗎?』

 

不用一次處理太多的複雜狀況,單純地找出自己的感覺,單純地處理自己的想法,也一次又一次地去練習着與自己的感覺對話,與別人的感覺對話。

 

慢慢地我懂了,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每天在面臨着比大人還要嚴酷的習題,在解着連大人自己都不懂的情緒方程式。

 

慢慢地我也懂了,父母失和、婆媳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最大的部分是,讓孩子卡進去更多人的情緒中,處理比別人更複雜、更難懂的情緒方程式中。

 

那個想打媽媽的孩子,累積了『上次被媽媽誤解的氣』、『去宜蘭玩被誤會就打的火』、『回外婆家被父母丟下自己出去玩的寂寞』『媽媽偏心妹妹的忌妒』、『媽媽叫爸爸不要太疼我的怨』、『每天被逼功課的不滿』、『每次隨著母親打罵情緒話語中的不滿』⋯⋯,一個事件十個結,十個事件百個結,許許多多,多年的怨與不滿累積下來的他,早已經忘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早已經分不清楚,哪些感覺多一點,哪些感覺少一點,哪些憤怒加一點,哪些情緒減一點。

 

而這麼多難解的情緒方程式,錯綜複雜的交織着,從孩子的功課,變成了父母的習題,變成了親子間難解的方程式。

 

一個不是迪士尼樂園可以完全解開的習題。

 

一個不是每天要稱讚幾次、每天要擁抱幾次、父母要多付出、父母要愛多夠,而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

 

現在的我,才終於懂了,我們之所以可以如此輕鬆的看著孩子們自己解決自己的爭執,自己處理自己跟朋友們的關係,沒有仲裁、沒有評價,就相信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只因為我們的孩子只在處理看懂情緒的加減法。

 

看懂自己最單純的情緒,瞭解自己情緒的強弱,用最簡單的方法,立即解決問題。

 

而有許許多多的孩子,即使只有一個小小的事件,也每天都在處理着複雜的情緒方程式。

 

現在的我,感謝老天,讓我一路貴人不斷,因為數學不好的我,只想單單純純的處理着情緒加減法,陪著孩子過著簡簡單單懂得自己要什麼,懂得自己在氣什麼?又該怎麼處理的人生。

 

感謝老天,我不需要去去面對親子間複雜難解的『情緒方程式』。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_MG_0392.JPG   

告別一段關係(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回小鎮的時候,我帶著女兒走過剛剛攤商才準備開市的市場,忽然眼前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我驚覺的想喊出聲音叫喚,才想起,那個我想呼喊的長輩,兩年前已經離開了,我在他的告別式上早已經跟他告別。

 

我想起人生參加的第一場告別式,是從小陪著我長大的阿嬤,那一年的我國中畢業才剛考完升學考試,阿嬤因為糖尿病而住進了醫院,父親那時候給我零用錢,讓我整天在醫院陪著她老人家,從小我在阿嬤的照顧下長大,那個暑假,換我照顧著病榻中的她。

 

當我回到學校的時候,阿嬤也出院回家了,沒多久,就離世了。

 

家族龐大的告別式中,我常常看著要燒給阿嬤的豪華紙紮屋,口中喃喃地告訴阿嬤『以後要記得可以住這間噢!』『出門有車,妳不會開車要叫司機噢!』『阿嬤,不要怕噢,慢慢走。』

 

後來,隨著工作的關係,也隨著年紀漸漸長大,身邊的長輩一個個離開,我參加告別式的機會越來越多,喜事的場合我不一定會去參加,但是,只要是親友的告別式,我一定會想辦法撥空去參加。

 

沒有為什麼,只是想去跟走過自己生命中的人,好好的告別。

 

多年以後,我才聽過一個心理師說『很多的父母不願意讓孩子進醫院或者到告別式去探望或告別親人,卻不知道,對孩子來說,這是對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很棒的告別機會,在自己的心底慢慢地接受一個人即將離開的事實,在自己心中跟參與過自己生命中的人告別,少了這個過程,孩子不懂得為何一個人憑空的消失,常常會莫名的在孩子心中缺了一塊。』

 

最近的我常常想,人都是如何學習着結束一段關係?告別一段關係的?

 

從小到大,父母把我送到學校,希望我可以因為跟別人的互動,而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但是,我卻被大人要求着『不准吵架』、『不准打架』、『跟朋友切八段就是妳個性不好!』

 

我在很多的標準下,逼著去學習所謂的人際關係,於是我學不會吵架,認不清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會有衝突,我更學不會去斷絕一段關係,選擇一個朋友,就學的期間,只能因為畢業的關係,因為時空疏遠的關係,才能夠去『接觸新的人』、『告別一些朋友』。

 

真正主動地去告別一段關係,是從談戀愛開始,從一剛開始的很難拒絕,每次分手都痛苦到無法自處,到後來的雲淡風輕,慢慢地感謝曾經有過的美好,慢慢地去了解人沒有不散的宴席,珍惜當下比較重要。

 

慢慢地在朋友與愛人的分分合合中,去摸索『結束一段關係』的藝術。

 

只是,現在的我們,在科技的進步下,總有一些在心中已經不是朋友的人,在網路上還掛著『朋友』的欄位,每天看著自己的狀態,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像斷了,又牽扯不清,也總有一些沒見過面的網路『朋友』,對自己的幫忙與支持,多到無法想像,朋友的定義,隨著科技,越來越模糊。

 

或許,從小我們都不曾被教導『如何結束一段關係』,所以,長大了才不懂的面對。

 

總有人因為情人關係的結束,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總有人因為學不會『如何結束一段關係』,所以不懂得,怎麼跟一個危險的情人告別。

 

總有人因為學不會『如何結束一段關係』,所以,即使自己覺得怪怪了,還是脫離不了那明明在害自己的朋友。

 

因為學不會『如何結束一段關係』,只好,去服從那段關係,即使被家暴,即使要陪著朋友吸毒,即使,自己已經傷痕累累。

 

我的孩子從小的時候開始,參加了不少的親子團體,也跟著上了一些親子課,

參加的親子活動多了,可以認識很多人,只是當時的我在想『趕了好久的車到了教室,上完一個小時的課,去公園走走,孩子到底真的互動了嗎?孩子看懂每個人的個性了嗎?』、『所謂的人際關係,孩子學到了什麼?又看懂了什麼?』

 

後來的我慢慢地看懂了,有些人的教養理念跟我很不同,慢慢地,女兒會告訴我:『某某某一直打我,我不想跟他當朋友了。』、『某某媽媽每次大聲吼她的孩子時,我都好害怕。』

 

於是,我的孩子在那個過程中,除了認識新朋友,還包括選擇朋友、跟朋友互動,以及如何結束一段關係,告別一個朋友。

 

有一陣子,家中養了兩隻兔子,女兒好愛好愛,但是因為夏天一到,兔子住的地方會晒到太陽,台北夏天的高溫太不適合兔子的生長,我找了很多兔子生長的影片與圖片,讓孩子瞭解,兔子不是養在我們身邊才是幸福。

 

於是,我們經過很長久的溝通,才獲得女兒的同意,將兔子送給一個農場幼稚園,送兔子走的那一天,我們開車到三芝,那邊的孩子看到我們帶著兔子前來,全部都圍了過來,女兒放下了兔子,好好的跟她的兔子朋友告別,然後在回程的車上哭了。

 

我抱著哭泣的她,緩緩地告訴孩子:『寶貝,跟自己很愛很愛的朋友分開,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它們離開了我們,住在那樣的地方,對兔子來說,才是一種幸福,這種分別的感覺很難過,但是,我們相信這是給它們的幸福。』

 

離開,有時候是一種給別人的幸福。

 

生離死別的話題在我家從來不忌諱,人生的來來去去是一種常態,生命的起滅也是一種必然,我的女兒學習怎麼選擇朋友,學習怎麼跟朋友斷絕關係,學習怎麼瞭解即使一個人會寂寞,也放棄跟自己不想在一起的朋友出遊。

 

我們聊着人終究會分開的事實,我們聊着即使妳有百般的不願意,當父母生活在一起是一種折磨時,父母還是會選擇分開,沒有一個人可以逼迫另一個人活的不開心。

 

大人與孩子都可以選擇不跟傷害她的人相處。

 

孩子懂得哪個大人為何不跟某個大人當朋友了,她瞭解了大人們的衝突,她也懂原本叫阿姨的人,現在路上遇到要小心,只因為人心會變。

 

我承認,我是傳統的教養下長大的孩子,一直到現在,即使全力的支持孩子選擇朋友的權利,我還是會被那種『不要因為孩子而影響大人的框架罩著。』,還是會被貼上很多的標籤。

 

然而孩子五歲後的某一天,我帶著孩子到一家餐廳用餐,女兒迫不及待地衝過去兒童遊戲區,我遠遠地看著她忽然靜止地站在遊戲區的門口很久很久,然後,慢慢地走了回來。

 

我問她:『怎麼不去玩了?』

 

女兒回答:『媽媽那些小朋友玩的方式很可怕,拿鞋子丟人,拿臭襪子塞別的小朋友的嘴巴,撞小小孩,我不想跟這樣的人玩。』

 

那個當下,我終於懂了,我這一路上不怕得罪人的堅持,總有回報,孩子懂得她要什麼朋友,不會捨不得少了一個玩的機會而勉強自己。

 

而我也懂了,一個人總會吸引着跟自己磁場相近的人在一起,老天讓我透過機會刪減朋友,再給了一群最適合我的朋友,而我就該往前,不該一直往後看。

 

我的孩子,在一次次的人際衝突中,學會了找自己相近的朋友,努力的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遠離不適合自己的朋友,她會主動走向前去認識一個新朋友,她慢慢的在練習着『跟別人開始一段關係』、『經營一段關係』、『跟別人結束一段關係』、。

 

我的孩子也在選擇適合她磁場的朋友

 

她也開始瞭解身邊的朋友或大人,總會來來去去,而她懂人跟人無法相處時,是可以好好分開的。

 

人生,不只是加法,我們不能只讓孩子透過很多的方式認識朋友,卻忘了學習刪減朋友。

 

人生,是一連串的過程,身邊的親友,有加法也有減法,不會加法是一種孤寂,不會減法,卻是一層層的傷。

 

只加不減的人生太沈重。

 

現在的我,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學著人生的加法,也學人生的減法,並且慢慢學著處之泰然,並且珍惜身邊的每一段關係。

 

學著透過跟人事物的相處,學習『結束一段關係』、學習『告別一段關係』。

 

然後,步伐輕盈地向前走。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 Jul 31 Tue 2012 09:51
  • 身教

_MG_5185  

身教(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專科畢業後,進入了貿易公司上班,我領的第一份薪水,準備請全家上館子去吃飯,我的父親,很不喜歡吃歐式自助餐,胃口很台灣的他,不習慣拿著碗盤走來走去,歐美的餐點一點都不吸引他。

 

於是那時候的我,找了一家399吃到飽的湘川料理餐廳,這家餐廳的每一道菜,都可以一直點、一直點,  雖然上來的份量不多,可是每一道的功夫菜都一道道的上桌,這對當初的我們來說,是很新奇的體驗。

 

那時候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可以不需要看價錢,就拼命地點我們自己喜歡吃的菜,一直點到第十九道,當我們還想要繼續點菜的時候,我的父親生氣了!

 

父親不准我們繼續點菜,即使孩子們都在抗議,他也很堅持:『要留一點給別人賺。』

 

我的父親一向如此,當很多人得意地告訴我們買東西殺價的能力,我的父親卻不太願意我們買東西的時候殺價,我常聽他說:『買一些小東西,別人賺的錢也不多,不要再殺價了。』

 

這樣的父親,養出的三個孩子,對金錢觀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從不殺價的我,跟着妹妹逛街,總是覺得辛苦。

 

我常常想,所謂的身教到底是什麼?

 

是走在路上,看到馬路上爬着一隻小蝸牛,不管行程有多趕,都跟著孩子將蝸牛移到路邊的花叢?

 

是帶著孩子做善事,每次進去超商就投一個銅板捐款?

 

還是,遵守著交通規則,不口出惡言?

 

小寶四歲四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正在教室內跟其他人聊天,我坐在地板上邊聊邊隨手拿起兩個木頭玩具軌道開始拼了起來,這時候,小寶輕輕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轉頭過去看著他,小寶指著我手上木頭軌道,輕輕地對我說:『彈彈媽媽,那是我的耶!』

 

聽到這一句話,我連番的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只是想幫忙拼軌道,請問可以原諒我嗎?』

 

小寶點點頭後說:『只有彈彈可以不用問就拿我的玩具,大人不行喔!』,我點點頭,他繼續玩著他的鐵道車。

過了沒有多久,一歲八個月的小慧哭了,我又隨手拿了個玩具,想要吸引她的注意,這個時候,我的肩膀又被輕輕地拍了一下,小寶指著我手中的玩具,輕輕地對我說:『抱歉,彈彈媽媽,那也是我的耶!』

 

那一天的我,被小寶溫柔的指正了兩次,也道歉了好幾次。

 

共學團的孩子,每個人在面對同樣的狀況,總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我的女兒只要陌生的孩子不問自取的拿了她的玩具,她會站起來很大聲地說:『那是我的東西,你沒有說借借就拿走,請你還給我。』

 

以前的我,有幾次看到小寶拿走小寶媽媽的東西,或者小寶的玩法讓小寶媽媽不舒服的時候,小寶媽總是會用很溫柔的聲音說:『抱歉,我不喜歡噢!』

 

那時候的我,總覺得小寶媽媽的拒絕太溫柔了,我心想,如果一個女孩在面對別人不友善的侵犯的時候,我絕對不想要女兒如此溫柔的說:『抱歉,我不喜歡噢!』。

 

於是,從小到大,我總是在每個孩子不問自取我的東西時,很正經且嚴厲地說:『我不喜歡,請妳跟我道歉!』

 

我女兒有我兇巴巴的個性,小寶有著小寶媽媽溫柔地拒絕。

 

這沒有誰好誰壞,只是因為各自考量的面向不同,而用着不同的方式在對待着孩子,那時候的我才懂得,所謂的身教,不是真的『教』孩子什麼,不是刻意地讓孩子看到自己捐款,不是刻意地讓孩子看生命的悲苦,而是妳怎麼對待孩子。

 

我家三個孩子沒有全部學到父親想要教我們的『留給別人賺一些』的態度,卻全學到了父親對待我們的語氣與火爆脾氣。

 

就如同小寶爸爸說的:『所謂的身教不是孩子去學父母親怎麼對待別人,而是,孩子學父母親怎麼對待自己,孩子自己怎麼被對待的,就怎麼對待別人。』

 

我怎麼面對孩子的拒絕,孩子就怎麼面對朋友的拒絕,如果孩子拒絕我,就是被打被罵,當他面對別人拒絕他的要求時,也會直接的動手。

 

我怎麼面對孩子的不小心,孩子就怎麼面對朋友的『不小心』。

 

我怎麼跟孩子道歉,孩子就怎麼對朋友道歉。

 

我怎麼對孩子應對進退,孩子就怎麼對朋友應對進退。

 

我怎麼面對孩子的跌倒受傷,孩子就怎麼面對別人的跌倒受傷。

 

我用什麼態度面對孩子的困難,孩子就用什麼態度面對困難。

 

我對生活中有一堆『沒辦法』的抱怨,孩子就會有一堆『沒辦法』的抱怨。

 

慢慢地,我終於懂了,所謂的身教不在於哪些刻意,而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慢慢地,我懂了,這就是在共學團的好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父母的一切如何清楚地在孩子身上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我懂了,身教,不是片段的,而是時時刻刻、隨時隨地、每個面向。

 

每個孩子被對待的當下。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_1070744  

值得尊重的人(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遇到過一個主管,每次對工讀生、對他的下屬總是扯開喉嚨的大聲嘶喊,只要一不如意,那吼罵聲總是如此不留情面地徘徊在辦公室的每個角落。

 

於是,沒什麼人願意在他那一組,也沒什麼人願意當他的下屬,對於我這個吃軟不吃硬的人來說,被罵過幾次後,懂得他要的是什麼,提早做好就好,每次,總是他要開口罵之前,我跟另一個長輩就可以把事情交待到他無火可發。

 

慢慢地,我們還可以跟這個主管開玩笑,慢慢地,我知道除了壞脾氣之外,他也是一個真的很認真在工作的主管。

 

離職前有一天,我謝謝他的照顧,順便告訴他:『以後別這麼壞脾氣,罵人跟罵狗一樣,留點情面給別人,至少,多些手下,不用自己這麼辛苦。』

 

他笑笑地告訴我:『我也不是願意這樣,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被當狗罵大的,有些人不罵就不會動,有些人不罵就不會怕,有些人就是欠人罵,罵走幾個是幾個,省得留下來捅了婁子還要我花更多的心力去擦屁股,不是更累?』

 

主管難得的笑容跟他的話一樣,讓我印象深刻。

 

後來的我又當了學生,人生又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一直到了當某個委員的助理時,那時候,委員很大牌,辦公室裡面的每個人,無論是老闆還是老闆娘,甚至是司機,都鼓勵着助理,就算對方是大你一輪的公務官,只要沒達到老闆的要求,也要叫過來劈頭臭罵。

 

因為他們也認為『有些人就是欠罵,罵了才會動,就當狗罵。』。

 

那樣的工作,有人覺得很風光,選民來的時候,叫個長官來破口大罵就算交差,然而,我卻很擔心那樣的氣焰,影響了我的人生,原本就大姐頭的我,再如此氣焰囂張就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 當了主管,那時候的我才懂得,什麼叫做『有些人就是欠罵,罵了才會動,事情才能完成。』

 

每次遇到這樣的人,我總是覺得很悲哀。

 

一直到當了母親之後,有人告訴我『我兒子就是欠罵,罵了才會怕。』、『這個孩子就是要罰他關到廁所,他才會怕。』時,我總是那習慣性的悲哀會湧上心頭。

 

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長大後被認為『這個人要當狗罵,才會動。』、『這個人就是欠人罵。』

 

於是,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就一直提醒着我自己,『孩子是個人,一個就該有喜怒哀樂的人。』

 

後來,認識了吳老師,她的名言是『孩子是個人,是個跟你不一樣的人。』

 

是呀!是個人就該被當一個人在尊重,如果,當一個四十歲的律師用餐時不小心弄翻茶杯,我可以說:『沒關係!收一收就好。』,那為何對一個還需要很多練習的孩子,我要破口大罵?

 

如果,當我跟一個朋友說話,她卻看著螢幕不理我,我會說:『不好意思,打擾一下,我在跟妳說話,妳不理我,我覺得不舒服。』,那為何孩子在忙不理我說話的時候,我要怒髮衝冠?

 

如果,連我家的狗狗飯沒吃完,我都可以相信它絕對不會餓死自己,懂得自己該吃多少時,為何,我會逼著一個出生就懂得『餓就該哭』的孩子,逼她吃下我認為她該吃完的那碗飯?

 

如果,連我自己都覺得很久沒有好好哭一場,把所有的痛苦都哭掉,我喪失了屬於一個人該有的情緒調節功能,為何我就該逼著孩子,在該有情緒的時候『閉嘴不哭』?

 

人,就該喜怒哀樂,就該練習着怎麼開心?怎麼生氣?怎麼哀傷?怎麼快樂?

 

人就該互相尊重,尊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即使對方的意見與我不同,也不代表我就有資格懲罰對方。

 

我可以對一個吃不下飯的朋友說:『沒關係,想吃再吃!別勉強。』,那我為何要勉強自己搬出一個老虎的面容,對著我的孩子說:『給我吞下去?』

 

我是一個人,結婚前對朋友對自己都很自在的一個人,當了媽媽之後,我還是不想扭曲我自己,我不想當一個神,自以為什麼都懂,孩子就該全聽我的。

 

我不在孩子面前當一個神,凡事她都必須要『我允許』、『我讓她可以。。』,我是一個人,一個很自在的人。

 

同樣一件事,我怎麼對待朋友,我怎麼對待老公,我就怎麼對待孩子,甚至更為尊重。

 

我會告訴孩子:『對不起,妳剛剛那樣的態度,讓我覺得妳很討厭我?是這樣嗎?』、『我不喜歡任何人用命令的口氣跟我說話,我覺得很不舒服。』、『什麼是媽媽很好笑?是我很笨很好笑,還是我很可愛很好笑?可以請妳說清楚嗎?我會亂猜亂受傷。』

 

我尊重着孩子是一個人,我也尊重自己是一個人。

 

所謂的『親子關係』,對我來說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女兒五歲一個月的那個星期,她整周都跟非共學團的親戚朋友在一起,她聽了很多哥哥們怎麼被對待的故事,她看了很多的大人如何對待孩子,她懂得同樣一件事情,她的哥哥會挨罵,但是,大人們卻願意蹲下來好好告訴她。

 

她看懂了,別人對她的尊重不一定會放在別的孩子身上。

 

於是,有一天晚上,她拿了兩個小小綁頭髮的橡皮筋,打了個蝴蝶結,拿來送給了我,女兒說:『這是我趁你睡覺的時候做的哦!我要謝謝媽媽的。』

 

我一臉狐疑的問:『謝我什麼?』

 

女兒說:『謝謝你用不打我,不罵我的方式對待我,以後妳看到蝴蝶結,就會記得妳是怎麼愛我的。』

 

那時候的我,抱著孩子,滿滿的感動。

 

可是,親愛的孩子呀!

 

如果有一天,妳長大了,看得懂媽媽的文字,媽媽只想讓妳知道,妳的媽媽並不偉大,媽媽只是用一個人的心在尊重一個人。

 

我尊重妳是一個人,就該有自己的想法,就該有自己的主張,就該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妳的人生就該不斷的練習,妳的人生就只是妳的人生。

 

而我,只是尊重我是一個人,不想板起面孔當母老虎,不想當一個自以為是的神,我不是個不會犯錯的人,我在妳身上得到的,不比我給妳的少。

 

妳給我的愛,從不會比我給妳的愛少。

 

我只是用一個人的心,去尊重另一個人,尊重一個跟我不同的人。

 

因為我尊重著妳,妳也尊重著我的感受,雖然我是母親,妳是女兒,但是我們是平等的兩個人,是一起學著用更自在方法相處的兩個人,一起在生活中互相配合的兩個人。

 

親愛的孩子,妳是一個人,一個值得我尊重妳的喜怒哀樂的人。

 

一個值得幸福的人。

 

一個我很愛的人。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_1070853   

學習新事物(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在朋友的眼中,我是一個很願意學習新東西的人,買了新的作業系統的電腦,就順便買了上課券,一次搞懂所有的操作手法;孩子出生了,拍不出幾張好照片,也想盡辦法撥空去學了幾堂的攝影課。

 

但是,其實我自己知道,從小在鄉間放牛吃草長大的我,對很多事情保持著新奇的心情,然而對於學習一個新的東西,我的排斥感一向很重,第一次接觸英語,因為不喜歡老師的古板,從此之後,沒有喜歡過學習英文。

 

插大的時候,選考政治學,補習班的那個老師整整被我在背後罵了好久,後來因為一次小考,咬牙的吞下教材,才發現政治學原來這麼好玩。

 

我對新的事物有很多的好奇,卻對『學習新的事物』有很大的排斥,當我真的想要付錢去學一樣事物的時候,總是百般地勸服自己『一定要學』我才會學。

 

從孩子出生開始,我總是無時無刻的想,該怎麼讓孩子保有學習一樣新事物的開心?

 

於是,我們走在路邊發現了蚯蚓,我們會蹲下來好好研究,並且用樹葉將它搬到泥土上。

 

我煮了盤的水煮筊白筍,讓孩子面前擺滿所有的調味料,讓她摸摸看、嚐嚐看、試試看,到底筊白筍沾那種醬料最好吃。

 

我曾經不止一次,抱著孩子在餐廳的自助吧邊,一起看著所有的食物,認識新的食物,每個一起夾回去嚐嚐看。

 

生活的每一個刹那,我們都一起『發現着新的事物』。

 

然而,『學習一件新的事情』卻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我一直不動聲色地等著,幼兒音樂課不喜歡,那就停了吧!親子烹飪課做的東西沒有跟媽媽一起做得好玩,那就不需要花錢了。

 

大家都去學音樂,我不為所動 ;大家都去學直排輪,我也沒有動力,我不帶著孩子趕場學才藝,我也慢慢地在等。

 

我一直慢慢的等,等到公公開始念,怎麼長女兒兩個月的堂哥都會背九九乘法了,妳女兒才剛剛『頓悟』什麼是二位數?

 

等到別人一直念,某某某幾歲都會講英語了,妳女兒怎麼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還用鍵盤自己學?

 

我像耳朵長繭般,將這些所有的比較,都充耳不聞,沒有什麼才藝班,沒有什麼教材,只是跟共學團的孩子們一起玩,然後畫畫老師來了,游泳老師來了,孩子們都可以自己選擇上不上課,從沒人強迫。

 

女兒兩歲的時候,我就幫她買了腳划車(PUSHBIKE),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其實平衡的能力已經非常地好,騎車可以騎得飛快,我知道會騎這種車的孩子,以後學腳踏車也會很快。

 

於是,我安排了一次貢丸團的騎車共遊,我們約在台北市的自行車租借處,我幫女兒租了一臺裝有輔助輪的小腳踏車,那天的她有點過度疲勞,不管她如何騎總是騎不贏那些比賽的朋友們,我看著她吃力地踩著踏板,很努力,眼神卻很哀傷。

 

後來,孩子跟我說:『媽媽,我的腳好痛!』,我才知道,那台腳踏車可能因為有點撞歪了,必須要踩的很用力、很辛苦,她的腳因為錯誤的用力而疼痛著。

 

我懂得她第一次接觸腳踏車的經驗不舒服,之後,不管多少次,她依舊不願意嘗試兩輪的腳踏車,每次出遊,堅持帶著她的PUSHBIKE,即使她的身高已經太高了,即使朋友已經可以騎著兩輪腳踏車在她面前晃,她還是只願意租那小小台的四輪腳踏車。

 

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的孩子比我女兒小,早就會騎12吋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了,為何我女兒還在騎十吋的小車?

 

即使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的孩子還學了許許多多的技能,我依舊不動於衷,我依舊慢慢的等著。

 

孩子五歲快一個月的某一天,女兒約好台中的朋友騎車,她一去騎了幾圈PUSHBIKE,發現了其他的孩子即使年紀比她小,也開始騎著大台的腳踏車,眼中閃過了一點點的落寞。

 

我靠在孩子耳邊輕輕的告訴她:『要不要媽媽幫妳跟朋友借那台很漂亮的腳踏車,然後請爸爸陪著妳,幫妳扶著,讓妳騎看看?』,女兒想了一想,點點頭堅持等爸爸來。

 

老公一來,他讓女兒騎上大台的腳踏車,只扶著腳踏車的後置物架沒幾秒,孩子就飛奔的騎去,我的朋友們很捧場,每個都給她大力的歡呼,女兒騎著十二吋的腳踏車,沒有輔助輪的幫忙,一下子就滿場繞,即使,不會煞車而跌倒,還是一爬起來就往我身上飛奔。

 

她飛奔的向我跑來,開心地大喊:『媽媽,妳有沒有看到,我會了耶!我會了耶!』,然後開心地跳上我的懷抱,興奮不已。

 

沒多久,她開始一個人練習著怎麼起步,怎麼煞車,怎麼停,才短短的一個小時,她已經騎的非常的自在,然後開心的對我大喊:『媽媽,原來學會一個新的東西,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太棒了!』

 

是的,親愛的孩子,媽媽一直在保護妳的喜好、一直在等的就是這句話,這句話,我等了好久了。

 

『原來,學會一個新的東西,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沒有被強迫,沒有被罵,自然而然的因為想學,而自己努力的去學會,這樣的果實是如此的甜美,甜美到孩子都上癮。

 

有了這樣的經驗,隔了兩天,共學團的游泳老師來了,這個老師很特別,沒有什麼教導,只是陪著孩子玩水,不知道的人,絕不會以為這群孩子在上游泳課,因為玩水的還是玩水,玩車的還是玩車,我蹲在池邊,對著正在玩辦家家酒的女兒說:『不好意思,可以打擾一下嗎?』,女兒點點頭說:『請說。』

 

我問:『麥子老師來了,要不要去問看看麥子老師可以教妳什麼新事情嗎?』

 

女兒一聽,跳起來馬上飛奔過去,她看著朋友玩浮板,她也拿了一塊開始學,我拉著她的浮板陪著她滿池飄,還不會在水中浮的她,身體僵硬的一直翻倒,於是,她遇到問題就去問老師,然後很正經地告訴我:『媽媽,我自己玩就好,妳不要幫我。』

 

於是我離開池邊,過了沒多久,我發現女兒早就拋下浮板去跟朋友與老師玩,我的女兒甚至把老師當魚般的騎在老師的身上,她們邊玩著『老師怎麼不會嗆水』的遊戲,邊玩著老師,沒有吼罵,沒有什麼標準動作,沒有強迫誰要來玩誰不來玩,孩子們跟老師玩得很開心。

 

過一會兒,共學團的父母大聲地叫喊著我,告訴我:『彈彈竟然潛水了!』

 

我拿著手機衝了過去,開啓了錄影的功能,我看著我的孩子慢慢地游了過來,游進了我的手機畫面中,我的女兒頭上戴著很大的蛙鏡、腳上穿著大大的蛙鞋,嘴巴含著大大的呼吸管,在水池中浮濳着。

 

她堅持不起來,一遍又一遍地游著,慢慢的手不扶池底了,慢慢地我發現剛剛連漂都不會的孩子,已經飄在水面上浮濳,甚至濳水,她一遍又一遍地,直到我將她從池邊撈起,整個人抱走,過冷的她嘴唇發紫,整個人禁不住的一直發抖、一直發抖,我抱著全身已經淡紫色的她,感覺她的身體在我身上不禁地發抖,我心中很害怕,很害怕她過度失溫承受不住。

 

我拿了一杯溫可可讓她喝下,她邊喝邊發抖,喝完可可後,用她發紫的嘴唇,整個人發抖的聲音,告訴我:『媽媽,我又學會一樣東西了,學會一個新東西,真的好開心噢!』

 

聽完這句話,我又擔心又驕傲的心情,讓我濕了眼眶無法言語。

 

那晚,我跟孩子躺在床上,她告訴我,這幾天她學會了騎兩輪的腳踏車,這幾天她不怕眼睛進水,連洗澡都不敢從頭淋水的她,已經敢去挑戰如雨下般的遊戲池,那天,她學會了用浮板,她學會了在水中漂浮,她學會了浮濳。

 

我看著她細數這兩天她學會的東西,聽著她一遍又一遍地說:『媽媽,學會一個新東西的感覺,真的太棒了!』

 

親愛的孩子,我不管妳是不是學會了游泳或是浮濳,我不管妳學會了滑板車還是腳踏車,對我來說,最幸福的只有從妳口中說出的那句話:

 

『 學會一個新東西的感覺,太開心,太棒了!』

 

 

 

 

文章標籤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_1070594  

學習的態度(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我的女兒五歲了,以她的身高來說,週間只要帶著她出門,總有人問:「怎麼沒去幼稚園?」,現在都不需要我開口,女兒都會自己回答:「我們是共學團,我們有自己的老師。」

 

然而,在公園內常常會有很多的父母,好心地告訴我們:『現在小學的課程跑的很快,如果沒先在幼稚園先學過,上小學一定跟不上別人。』,好多好多人來給我善意的建言,好多人告訴我,如果不在上小學前學會注音符號,一上學一定無法跟上別人。

 

而我總是笑笑地回答:『我滿心期待的在等著那一天。』

 

我的孩子快滿五歲,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是跟玩具歌學的,不唱歌她也不會背,她會從一數到三十一,數字是自己拿著計算機學描的,而數數是有一天回外婆家,邊吃飯邊看著餐桌前的日曆,莫名其妙頓悟了十位數的邏輯。

 

相較於同年齡有在幼稚園學東西的孩子們來說,我的孩子進度真的很落後。

 

不過,除了這些幼稚園教的技能,她懂得的事情,卻不一定比一個大人還要少。

 

只要孩子發問,不管是『為何台灣是雙軌捷運,沖繩是單軌捷運?』、『電梯是怎麼把人運上運下的?』、『為什麼這件事情A會生氣,B不會呢?』『𤔡什麼醋可以把蛋殻弄不見?』、『哪一種屋頂適合哪一種氣候?』、『為什麼說雲為山畫眉毛?』,我們都可以帶著孩子討論,有時候討論到所有人都要查電腦翻字典,甚至直接在簽書會問作者,也要用最簡捷的方式回答孩子,讓孩子懂得原因、懂很多。

 

他們懂很多,就是不懂得背數字、英文與注音符號。

 

每次一有人問說:『擔不擔心孩子上小學無法跟上別的孩子?』

 

我總會一次又一次地回想我的求學過程,每次我只要成績一不考好,就直接是鞭子,直接扣上『不用功』的帽子,我的弟弟卻很有考運,很少看到他唸書,可是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壞。

 

後來是他考公職的時候,有一次我進去他房間,看到他自己訂的進度表,我才懂得,他只是用最輕鬆的方法來唸書,他不是不唸書,而是他懂方法,而我從來都不懂。

 

當了媽媽之後,有很多人看我的部落格,常常稱讚我說『妳真是個有耐心的好媽媽』,天知道我是所有人之中,最沒耐心的一個人,我不覺得跟孩子相處要有耐心,而是一種對人的尊重,加上遇到問題就去解決的個性。

 

我想,等我的孩子上小學,她一定會無法跟上學校的進度,她一定會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在新的環境,在接觸新課程的過程中,挫折滿滿。

 

而我,多麼希望孩子可以遇到那些挫折,我希望那個時候可以陪著她,一起去面對一個新的學科,一起去想辦法,一起去解決,我想讓她知道,遇到問題該有的態度,面對一個新的學科,該如何去發現學科中的美,遇到問題時,可以找別人幫忙,可以如何地想辦法。

 

我想陪著她,一起去找方法。

 

我想帶著她去懂得面對一個學科的態度,可以用一輩子的態度。

 

我想在那個時候,帶著孩子去面對一個新的事物,面對一些些的挫折,面對即使一開始落後,後來還是會追上的過程。

 

我不想讓她在學齡前學好小一小二的課程,在入學前被大家警告『要上小學了,不能玩了』,一進去學校才發現,課程好簡單,以前都學過,上課發呆都可以輕鬆應付,然後跟我的童年一樣,整天對窗外發呆。

 

我不想讓孩子用輕忽的態度對待知識,直到小學三年級,課程沒學過,學習的態度卻已經養成,成績退步後,只怪孩子『一二年級都很棒,現在𤔡何不用功?』,誤解造成親子衝突增加,卻沒看到,這一切其實是自己養成的。

 

我也不想讓孩子在入小學前就學小學課程,我明明想著那些等學齡時上就好,於是看著孩子念書時不在意的說『那個不重要』,我不想讓孩子誤以為知識不重要,而輕忽。

 

我真的懂,我的孩子如果不在學齡前就學會小一課程,她入學一定會跟不上,她一定會遇到挫折,她也一定會沮喪。

 

 

然而,共學團的父母們卻一點都不以為意,看不懂的人,覺得我們很殘忍地對待孩子,竟然不讓孩子學課程,簡直在教野孩子。

 

但是,我想,那些都是因為他們不懂。

 

不懂得我們為何如此興高采烈地期待着孩子跟不上的那一天到來。

 

我們興高采烈地等著孩子跟不上別人,等著孩子遇到新學科的挫折,等著孩子遇到問題的感覺,我們如此期待着。

 

期待着每個挫折,都是一個學習的課程。

 

我們期待着帶著孩子,一起面對這些課程,一起面對挫折。

 

我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

 

期待着,讓孩子看懂,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PS:親愛的孩子,因為長大後妳遇到的學科不會,妳母親我,也不一定有能力陪你熬了!哈哈哈!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 Jun 27 Wed 2012 09:41
  • 練習

178908_447770781908741_545858621_n  

練習(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傍晚,共學回到家的時候,我馬上又走進了廚房準備晚餐,我一邊洗着菜,看著五歲的女兒拉著一把椅子,站在我的旁邊,一手拿著我慣用的瓷刀幫我切着豆干,切完了豆干又切着青菜,等到晚餐用餐完畢,當我削着蘋果皮的時候,她又拿著刀幫我切蘋果。

 

我很喜歡女兒很認真地切着食物的表情,雖然,要下鍋的豆干,她都很自豪的可以把它切成『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形狀』,讓我要分豆干的大小決定先後下鍋的次序,我也很開心看到她的創意。

 

每次看到女兒拿著刀認真地切着食物,每次看到女兒拿剪刀剪東西,我就會想起孩子還小的時候,去周老師親子教室的點點滴滴,女兒還小的時候,Green House除了吳老師的時間很難排進去之外,另外就是周老師的親子教室。

 

那個教室其實就是蒙特梭利的教室,只是不在幼兒園,而是必須親子一起參加,只限零到三歲,一周只有一堂,裡面的許許多多的操作檯面,都是為了孩子而設計,孩子必須自己挑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打翻了水、弄髒了地板,也是自己拿著縮小版的拖把慢慢處理。

 

周老師讓父母看到孩子的能力,也看到老師是用什麼方式引導着孩子,該怎麼跟孩子對話,於是,我的孩子未滿三歲時在那個全部都為孩子規劃的空間中,邊學著用刀切食物,學著自己用榨汁機榨出柳橙汁,學著自己做蛋糕。

 

在那樣的空間中,我一點一滴地學到老師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我也學到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孩子,我更學到的是,尊重孩子的練習權。

 

一個三歲就開始拿刀切水果的孩子,即使她只有五歲,也比一個三十歲卻從來沒拿刀的人安全。

 

一個兩歲就開始拿著安全剪刀,慢慢地剪出圖案的孩子,即使她只有五歲也比一個二十歲卻從來沒拿過剪刀的人安全。

 

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我才慢慢的懂了,年紀不是判斷一個人能力的標準,而是,練習機會的多寡,才是決定一個人能力的標準。

 

我不知道,我被周老師植入了這樣的觀念在我的腦海中,一直到最近,一個朋友問起:『幾歲的時候,才該讓孩子懂得錢要花在刀口上?』,讓我回想這幾年的點點滴滴,才瞭解了周老師想給父母的『練習』概念。

 

原來,練習的概念不止在學著怎麼切小黃瓜?怎麼榨出柳橙汁?怎麼烤出蛋糕?而是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要學著練習。

 

我的孩子,才剛剛學會自己走入商店的時候開始,我就讓她自己決定自己想買的ㄧ樣東西,才兩歲多的孩子,就學著在眾多的商品中,找出一樣自己的最愛。

 

總是,她要自己選,這次到底是要喝牛奶還是要買小餅乾?到底要多多,還是巧克力牛奶?她會去觀察朋友的喜好,她會去試看看別的朋友喜歡的東西,慢慢地,她會告訴我,她為何選牛奶而不是選多多。

 

 

那時後的她在練習著『選擇』。

 

然後,再更大一點,我發現女兒每進到一個商店就一定要買一樣東西才甘願的狀況,即使找不到喜歡的東西,也要隨手抓一個很怪的物品並且堅持要買,後來我自己反省,不熱衷逛街的我總是在心中擬好了清單,擬好了要買的商店路線,一進商店就直接採買,很少逛逛後什麼都沒買的離開,所以孩子才有那種進去商店一定要買東西的印象。

 

於是,那段時間,我們示範給孩子的是練習『逛街』而不買產品。

 

在更大一點,去到觀光勝地,我給孩子一個小小的錢包,裡面裝了一點錢,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於是,當錢花完的時候,她看著沿路的商品,即使心中很動心,也緊緊握住自己手中那個『最初的選擇』。

 

有時,我們談好了今天去買滑板車,一進去堆滿滿坑滿谷的玩具倉庫時,縱使女兒看傻了眼,即使我告訴她,還可以買別的,她也只堅持著選了一臺滑板車離去。

 

跟朋友出去的時候,他們會各自湊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互相的『幫忙』。

 

慢慢地,她開始練習着付錢,練習着去結帳,練習着用多少錢買哪些東西。

 

我想,如果真地問我『幾歲的時候,才該讓孩子懂得錢要花在刀口上?』,說真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我總是讓孩子一點一滴地慢慢地練習,從練習『選擇』買什麼?然後,練習享受逛街的樂趣而不需要採買,練習着在眾多的商品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再來,練習着進入一家商店只買自己要的。

 

練習著,說服父母也說服自己買一個東西的理由。

 

練習著,用手上僅有的錢,買東西。

 

人生,是不斷的練習,練習着看懂自己的需要、練習着看懂別人的需要,練習着看懂自己的情緒,練習着自己緩和自己的情緒,練習着跟別人吵架,練習着跟別人和好。

 

練習著找出讓自己開心的方法,練習著怎麼跟朋友相處,練習著怎麼完成一件事情?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來,而不是某天父母忽然『權力下放』,孩子就該學會。

 

是的,我是一個很寵孩子的媽媽,從小,我就讓孩子選擇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就讓孩子想買就買,我讓孩子決定自己想買什麼,孩子買了很多連我都不以為然的東西,有時候是倒油的小漏斗,有時候是十元的玩具塑膠針筒。

 

但是,在我的心中,寵孩子不是放任的讓孩子想買什麼就什麼,而是『剝奪了孩子的練習權。』

 

在父母的每一句『不准買』、『不准買』、『東西多少錢?我給多少錢?』、『錢是我賺的,我決定。』中,讓孩子失去了一點一滴地練習機會。

 

在父母的每一句『不准哭』、『閉嘴!』、『有什麼好笑的?』、『現在要叫人。』中,一點一滴失去了練習看懂自己情緒的機會,失去練習自已在最自在的時候與人互動。

 

人生,是不斷的練習,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要練習的課題。

 

我們的人生一直持續不斷的在練習。

 

 

周老師親子教室:

零到三歲專業的親子教室,只要擠進去的媽媽很少離開,所以課程全滿,不過老師開放讓父母預約現場旁觀,讓父母用不同的角度看教養,歡迎預約。

周老師親子教室部落格

周老師親子教室臉書專頁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_倉庫  

讀友會:地址在倉庫藝文中心噢!別走錯!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MG_3445    

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有一次去一個廟裡面,我抽到一個很爛很爛的籤,那種幾乎快要判死刑的籤,我整個人難過到幾乎無法呼吸,我看著女兒不忍心的一直流淚,不過,過不到一小時,我的心情忽然又大好,因為我決定,既然人生苦短,那就去旅行吧!

 

於是,我馬上上網查看環宇機票,看到幾大洲要花多少錢,我查出來將全家的東西放到貨櫃倉儲到底要多少錢?有哪幾家貨櫃倉儲屋?價錢又是多少?

 

我買了一堆環遊世界的書,開始規劃着路線,夫妻兩很開心的劃路線,討論着該把車子給母親還是賣掉?討論着傢俱是不是都該全丟了?討論着那個國家待多久?

 

女兒也開心地喊:『我要去巴黎鐵塔!』

 

後來的環遊世界計畫,因為工作的關係暫停了,在老公室內設計工作的空擋中,我們去了一趟沖繩聊表安慰,當我談著要出國旅行的事情,當我談著想要把整個家都處理處理,出國環遊世界一陣子時,小寶媽媽問我一句:「這樣做,會讓妳開心嗎?」

 

我很篤定地說:『會!』,小寶媽媽看著我篤定且燦爛的笑容,開心地說:『懂得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就好了!』

 

那時候的我,笑開來了。

 

我想起我常常羨慕着小寶媽媽跟我老公,他們每天都有『三次』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機會,那種吃到喜歡的食物時,眼中瞇著笑,一臉滿足的樣子,所有的不開心,都可以在那個煞那消失無蹤。

 

我好羨慕着他們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方法讓自己快樂。

 

這幾年的我,常常想著為何市面上那麼多怎麼讓孩子考上好學校的書?到底,競爭力是不是真的是父母心中最重要的痛?

 

我不只一次地詢問自己,孩子不是哈佛,我會難過嗎?孩子考不上台大,孩子對我就失去意義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只要孩子開心快樂地過每一天,我希望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一定可以揚起笑容。

 

我想起,好多好多的長輩,目前遇到最大的痛苦,不是孩子沒有好學歷,而是,孩子不快樂,在生活中不快樂,有著憂鬱症或躁鬱症。


即使,孩子在大人的眼中已經很好命了,藏在網路世界中,對著師長大吼、父母幫忙著生活費還被惡言對待,這些孩子的表現都會被大人冠上『就是給孩子太過快樂、太寵愛』的後遺症,可是我常常看著那些孩子,盯著螢幕看的表情,對著師長吼的眼神,是無力的、是憤恨的,怎麼說是『太過快樂』的後遺症呢?

 

網路世界對孩子而言到底是一種逃避?還是一種快樂?

 

對著長輩大吼到底是一種壓抑後的大叫,還是真的在大吼大罵中得到幸福的快樂?

 

我希望孩子開心,就如同孩子剛剛出生時,我的希望從來沒有因為競爭力,因為社會的價值與壓力而改變過。

 

既然希望孩子開心,我就要幫助孩子找出可以讓自己開心的方法,而這些方法越隨手可得越好。

 

於是,路上那開得非常美麗的花,可以讓她停下腳步燦放出笑容,比什麼趕時間還要重要。

 

那一走出家門,感受到的那道風、感受到的那道陽光、聞道的那個氣味都可以讓她感受到幸福。

 

坐在餐桌前,一家人開心的談笑,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彼此談談今天的點點滴滴,那餐桌上的氣氛,比孩子今天吃幾口飯還要重要。

 

有一天,快五歲的女兒告訴一個四歲的妹妹說:『我媽媽說,我可以偏食。』

那小女孩說:『我媽媽說,不可以偏食,什麼都要吃。』

 

那時候的我笑笑地告訴孩子們:『彈彈喜歡吃青花菜,我就不會讓任何人逼她吃地瓜葉,每個人都可以一直的去嘗試,去找出自己喜歡的菜,自己喜歡的吃法,自己喜歡的味道。』

 

於是,我的孩子可以很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喜歡吃青花菜,喜歡番茄海鮮義大利麵、喜歡筊白筍水煮沾海鹽吃、我喜歡吃不太爛的秋葵,我喜歡水蓮菜,我喜歡吃拉麵,我喜歡媽媽用叔公的香菇煮出來的油飯,我喜歡筒仔米糕。』

 

是的,如果說我的孩子看到餐桌上有小白菜或是高麗菜,她會說:『我不喜歡吃,謝謝!』

 

很多人會說她偏食,可是她懂得找出自己喜歡吃的各種食物。

 

有人說她趕時間還在那邊拖拖摸摸的,分明找媽媽麻煩,可是她懂得不錯過身邊的每一道風、每一片灑在她身上的陽光、每一口的空氣味道、每一朵路邊的花。

 

我陪著孩子找出可以讓她開心的方法,即使對很多人來說,微小到不足以說嘴,可是卻是隨手可得的快樂,我引導着她找出旅行的樂趣,我陪著她去看懂『哪些是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我想,如果有一天,孩子遇到苦快要撐不下去了,她或許會跟我一樣『要死之前,要先去環遊世界一下。』、『要死之前,至少先去一趟巴黎,看一下巴黎鐵塔。』

 

如果有一天,孩子們痛苦到想輕生前,忽然想起『至少先吃碗清水的筒仔米糕。』再說時。

 

這個孩子的媽媽,就贏了!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_倉庫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_1060541     

講道理(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年少的時候,有一個家中開鞋廠的朋友曾經跟我提到,她們家黏合鞋子的強力膠常常被偷,有時候都還要被管制且鎖好,因為有很多人都會偷去吸食強力膠,讓他們家非常的困擾。

 

後來,有一次我在另一群校外的朋友間談到這個話題,那群朋友忽然起哄好奇,想要知道吸食強力膠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而且一夥人說好『不一起做就不是朋友。』『不做,就是孬種,就是卒子。』

 

那時候的我,講了一句『神經病,不陪你們瘋。』就想走,於是,大家此起彼落的奚落我,我聳聳肩給了一個很兇的眼神說:『要這樣才算朋友,那就算了。』,從以前就很兇的我,這樣的認真起來,朋友們都不敢說話了,於是,我轉身離開,就再也沒去找那群朋友了。

 

最近,或許因為出書,我開始慢慢看懂身邊有哪些人對我的支持,也看得懂有哪些人藏在朋友面具下的真實,我懂得我的個性常常莫名其妙的得罪人,我那種一生氣起來風風火火狠狠地飆一次的個性,那種只認是非不認朋友的個性,常常惹了自己很多的是非。

 

我也發現,我的女兒也有跟我一樣的狀況,那種生氣起來很大聲,完完整整陳述,然後很快地恢復情緒,看到孩子這樣,就好像看到自己一樣風火個性,在我的孩子身上上演。

 

我知道這樣的個性,讓我惹了非常多的是非,而我也知道,這樣的個性,救了我好幾命,只因為我不會去討好別人、去配合別人做一些無法過我良心的事情。

 

當了媽媽之後,吳老師曾經告訴過我,『每一個媽媽都是依照自己的人生所看到的各種面向來教導自己的孩子。』,我瞭解這樣的狀況,然而,我們所遇到的人生與社會,是不是就代表孩子也會跟我們面對相同的人生與社會?

 

我那單純的母親,從來都不知道,這個常常跟朋友吵架的女兒、脾氣很大的女兒,曾經因為這樣的個性,而免於毒品的殘害。

 

我那單純的母親,從來不知道,我這個會頂撞師長的女兒,曾經在所有辦公室同事、黑道老闆的強迫下,差一點點當了人頭戶。

 

當媽媽後有很多人,跟我抱怨:『我的孩子都不聽話。』,那時候的我都想:『我好害怕我的孩子太聽話。』

 

有人告訴我:『我的孩子都不服從。』,那時候我也想:『我好害怕我的孩子太服從。』

 

我的長輩告誡我:『妳的女兒生氣起來太兇,一點都沒有女孩的溫柔。』,天知道我太害怕我的女兒不敢兇,而讓別人覺得她的拒絕只是『欲拒還迎』。

 

我害怕當所有的朋友要一起吸毒的時候,她太聽話。

 

我害怕當老師要把手伸進去她的裙子內的時候,她太服從。

 

我害怕當有黑道的老闆要她『只是簽個名而已』她太服從,而不會去質疑簽什麼名?

 

我害怕當一個有政治實力的老闆要她牽著一個老人家的手在貸款書壓印簽名時,她太服從。

 

我常常在想,我們一直要孩子去配合別人、去配合團體、要聽話、要服從老師、要聽老師的話,可是卻沒有人願意教孩子,不配合的時候該如何?有哪些事情該如何『不服從』?

 

『不服從』所需要的勇氣,其實要比『服從』還要大。

 

於是,當孩子三歲的時候,她的朋友對著公園內每個走過的陌生孩子罵笨蛋時,她也跟著一起做,當場,我一句話都沒說,我開始想怎麼讓她懂得『不是朋友做的都一定是對的』、『不是大人做的都一定是好的』、『不需要跟別人一樣。』、『怎麼拒絕?』『怎麼不迎合?』

 

而不管在家裡或者在共學團,我們從不強迫孩子們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有需要孩子們的理解與配合,我們就必須又演又說努力的跟孩子們『講道理』,即使孩子只有一歲。

 

而女兒想要要求我的事情,她也會跟我『講道理』。

 

今年,孩子快滿五歲的時候,我們一家在沖繩旅遊,有一晚住的飯店是兩個單人床,女兒興奮地在兩個床上跳來跳去,然後從床上跳到地板,開心不已,開車開得很疲累的老公說:『不要跳!』,女兒依舊不理他繼續地跳著,老公生氣地說:『叫妳不要跳,妳有沒有聽到。』、『妳怎麼這麼不聽話?』,女兒還是依舊不理他繼續跳著,在一旁整理行李的我,感覺老公的情緒已經到了臨界點,我對著孩子說:『寶貝,請妳過來媽媽這邊一下好嗎?媽媽有事跟妳商量。』

 

女兒停下了她的動作,走到我面前,我舉起左手當樓地板橫放在她的面前,右手當她,邊演邊告訴她:『寶貝,因為我們家在一樓,所以不管妳怎麼跳,樓下不會有人被打擾,可是我們現在在七樓,如果樓下的人,想要睡覺,可是屋頂一直蹦、蹦、蹦,他會如何?』

 

女兒想一想:『他會很生氣,然後去跟老闆說。』,我問她:『那老闆會如何處理?』,女兒回答:『會來跟我們說,也有可能不讓我們住了。』,我點點頭說:『可能我們要在這麼晚又這麼累的時候出去找旅館,也有可能要去睡車上了。』,女兒想一想說:『媽媽,我懂了,我不會了!』,於是,她走回床上畫圖。

 

過了一會兒,我們一起泡在旅館的浴缸裡,我忽然問女兒:『寶貝,為何爸爸剛剛叫妳不要跳,妳還一直跳,我跟妳說,妳就不跳了呢?妳為何不聽爸爸的話呢?』

 

女兒用一個很理所當然的表情,告訴我:『因為妳跟我講道理呀!』

 

是呀!講道理,有道理,我才願意配合,而不只因為你是爸爸,不只是因為你大聲了,不只因為小孩該要聽話就傻傻的聽話。

 

我在共學團內談這件事情,才發現有好幾個孩子也如此,小寶會對著命令他的奶奶說:『我覺得妳這樣說,沒道理。』,小慈也會說:『媽媽會跟我們講道理,所以弟弟比較聽媽媽的話。』

 

 

回到台灣後,有一天,剛滿五歲的女兒,陪我們參加餐聚後回家,她好想看電視,開口問我:『現在我可以看電視嗎?會不會吵到你們?』

 

 

我回答:『可是現在太晚了,明天你又答應朋友要吃早午餐,要不要先吃點點心,然後洗澡睡覺了?』

 

她同意了,坐在餐桌上吃完點心,喝完鮮奶後,女兒看著正在吃西瓜的我說:『可是今天下午,朋友阿廷來的時候,我們在看紙風車演戲的DVD,是媽媽妳說阿廷不想看,要不要先暫停看電視,先跟阿廷玩,我才關電視的呀!我看到一半其實是配合大家耶,我現在很想趁妳還在吃西瓜的時候看一下電視,等妳要去洗澡,我就會關電視一起去洗澡了,所以現在可以換妳配合我嗎?』

 

我跟孩子的爸忽然狂笑了起來,親愛的孩子,我能說什麼呢。

 

這是我的孩子,她或許在別人的眼光中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她在長輩的眼中,或許是一個伶牙利嘴的孩子。

 

她不聽話,她不服從,她對別人的強迫會很兇的表明自己的立場。

 

但是,這是我的孩子,

 

她聽道理,她也跟我們講道理。






*讀友會地址有變,請注意噢!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_倉庫   



文章標籤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_MG_3835  

你人真好(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我們家的三個孩子,年紀都很近,當我們一起上高中大學的時候,就是我父母經濟最吃緊的時候,當母親管家中財物的時候,父親常常抱怨母親亂花錢,等他自己掌經濟大權的時候,卻才發現,一家子的開銷真的很重。

 

而我讀私立五專時,有一次父親來到我面前,開始算起了家中的開銷給我聽,那時候的我,完全沒體認到自己的學費是最高的,只認為他是在嫌棄着我們很會花他的錢,害他無法創業,只能守著一個小小的公職而抱怨。

 

那時候的我,很無情地看著我父親說:『不想養就不要生,我過得也不是很快樂。』

 

從此以後,我的父親不會在我的面前算錢,卻還是會在妹妹的面前算錢,妹妹也因此抱怨了很久。

 

多年以後,我的父親投資負債然後又一個人還清了天文數字的債,有了新的財富,離家後多年又回到家的他,見到我常常是無話可說的。

 

這次,我回娘家,他帶著我跟他的內外孫女,一起去買衣服,我看著兩個孩子在童裝店裡面開心的跑跳,每指著一件衣服阿公就喊買,我看著父親蒼老的面容裡,揚出來的淡淡笑容,內心百感交集。

 

那時候的我才懂,父親不會跟孩子相處,他對一個人好的方式就是『錢』。

 

我的父親,從小被傳統灌輸着,男人就是要功成名就,男人就是要養家,『給錢』是屬於一個男人,愛家的唯一表現方法,事業的成功,才能證明一個男人的價值。

 

在家中,只要有付錢,就是老大,就是愛。

 

除此之外,他不會感受到家的溫暖與自己的價值。

 

父親想要創業的心從來沒有改變過,父親有滿腔的事業熱誠卻因為孩子們而只能守著公職,直到退休,才拿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一直到現在我才懂,他在我們面前算錢,不是在嫌棄我們花了他多少錢,而是在用很笨拙地方式告訴我們『你看,你看,我有多愛你』。

 

年少的我,看不懂,他對我們的好。

 

看不懂他想說的那句『我很愛你』。

一直都不懂。

 

從帶著孩子進去貢丸團開始,小寶爸爸跟小寶媽媽每次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善意,他們總是會大聲的說:「哇!你人真好。」

 

我一直不懂這一句話背後的含義,只是很自然而然地也學起來,當孩子走一走忽然蹲在地上,把手上的零食剝給螞蟻時,我會蹲下來,看她的一舉一動,問她為何這麼做,孩子說:『我給它們食物,它們就不會這麼辛苦了。』,我會大大地說:『你好棒,妳人真好。』

 

於是,孩子幫花澆水:『哇!你人真好。』

老公停車後先下車開門,讓我不需要拿東西找鑰匙,我會說:『老公,你人真好。』

女兒幫我拿東西,我會說:『妳人真好。』

 

孩子們把他們手上的食物拿給我吃,我會一臉感動地說:『你人真好。』

 

孩子們很認真地洗了一次又一次的彈珠,我會說:『你人真好。』

 

於是,我每天幾乎都要說上好幾次『你人真好』

 

慢慢地,慢慢的習慣了這個口頭禪,一點都不以為意。

 

女兒也常常在我說這句話之後問我:『媽媽,為什麼爸爸先下車開我們家的門,妳要說爸爸人真好?』,我會回答:『因為爸爸知道我沒有辦法帶著你,拿這麼多東西,還要找鑰匙開門,所以先下車幫我們開門,爸爸是不是因為想要對我們好才這樣做?』

 

這樣過了快兩年的共玩、共學時光後,最近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商店採買,結帳的時候店員問我要不要買袋子,我看一看有點多的蔬菜,卻還是說:『不用,我的腳踏車放門外,等一下我把東西放在置物籃就好。』

 

店員笑笑的說:『那我把東西放回店裡面的購物籃裡面,等一下你就把購物籃拿出去,東西放好後,再拿回店裡面來放就好。』

 

女兒聽了,很直覺得對著阿姨說:『阿姨,妳人真好!』

 

那時候,店員笑開了臉,我卻忽然像被雷打到一樣,傻住。

 

我想起了前陣子,女兒受傷時心情不好,小臻將自己唯一想要留下來自己吃的果凍給了女兒,而女兒也很闊氣的把她的糖都給她,最大的原因是『小臻人真好。』

 

我想起了有一次我說服孩子們讓我清理他們髒亂到有點噁心的秘密基地,女兒在我掃地的時候,跟著朋友跑去隔壁玩一點都不在意,回家的路上她忽然告訴我:『媽媽,謝謝妳今天幫我們把秘密基地掃得很乾淨。』

 

我想起了很多很多的點點滴滴。

 

慢慢地,我懂了,原來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妳人真好』。

 

讓孩子在我每一次說出口的時候,去想『為何媽媽說他人真好?』

 

『為何媽媽這時候要說爸爸人真好。』

 

慢慢地,我懂了,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練習,孩子慢慢地看懂了別人的好。

 

別人對她的好。

 

看得懂別人在一點一滴中用不同的方式,去對一個人好。

 

我從沒在孩子面前抱怨我為她犧牲多少又做了多少,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妳人真好』,孩子卻會在夜裡,在睡前謝謝今天我幫她做的某一件小事,或者在多日之後,還記得謝謝阿公買的裙子,阿嬤買的木屐鞋。

 

她懂了,別人做這些事,是在為她好。

 

我的孩子,在每次的『你人真好』中,看懂了,別人對她的好。

 

傻傻的我傻傻地跟著做,卻收到了滿滿的感動不知道如何訴說。

 

 

我只能說,親愛的神呀!

 

 

你人真好。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博客來書店: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金石堂網路書店: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優惠特價198元(不知道到哪時候)

誠品網路書店:我不是天生會當媽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0932139369#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這是比較久以前的書,寫女兒兩歲以前的心情,也請支持,謝謝!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博客來書局: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誠品: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常常沒貨無法購買

金石堂: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