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陪幾個孩子玩數學的數線,之後直接用數線引導語言跟文本思考,最後,拿出文章跟孩子們討論。
這次選的文章是童話創意王的三隻小豬,我很喜歡這套書,首先,我請孩子們先閱讀文本。
接下來,請他們把這個故事的時間點切入都寫在時間線上,我要求孩子們寫在文章的背面,看看他們唸書後的記憶模式。
用時間線來玩的時候,我引導他們想想看,三隻小豬的閱讀邏輯哪裡有問題,如果不是時間線,孩子其實很難理解,文本哪邊有問題。
以傳統的故事來說,如果小豬是先燒開水,野狼才掉下去?那麼,煙囪應該是熱的,怎麼可能會去攀爬?
如果是先爬了再燒水,怎麼可能來得及『燙』到野狼?
後來看文本,香港這套教材已經把文本改寫了,野狼爬煙囪的時候,他們『搬』來一鍋熱水,所以他們家有兩個煙囪?
孩子們說『瓦斯爐煮的!』
那個當下我發現孩子們不認識『灶』,燒開水的時候,煮飯的時候會有煙,小時候的我們煙囪有煙,代表阿嬤煮大菜了,不管是肉粽還是大的年糕,都動用到灶。
孩子們沒看過『灶』,無法發現其中的邏輯問題,而我們用灶來思考,忘記了,野狼爬的或許是歐洲的壁爐,
但是,如果是壁爐生火就好了,為何一定要熱水?
孩子們更好玩了,直接問我『哪有掉到熱水的鍋子,只有尾巴燙到的?』
好的書,真的是討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