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160386  

親密想像(圖:彈彈,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坐在計程車上,原本想要休息的我遇到了一個很想聊天的司機,從口音一路聊到家庭,後來司機轉口一問:『妳有幾個孩子?』,我回答:『兩個。』,司機很感嘆地說:『孩子一定要多生一點,不然一定後悔。』



我笑笑地說:『隨人的能力吧!不一定多生就是好的,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人因為孩子而痛苦的也不少。』



司機聽完後央求我聽聽他的故事,他只有一個兒子,在他那個年代,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結婚後的他想反正兄弟多也不怕家族沒傳人,第一胎生了個兒子就當做有交代了,加上那時候的夫妻兩背着貸款跟家族中落的債務,夫妻倆想想就這個兒子好好栽培就好,於是,老婆專職在家,用盡心力的栽培着兒子,該上的課程、該盯的功課、該有的才藝一樣都沒少。



也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要求也特別的嚴格,只是,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讓夫妻倆失望過,建中、台大一路向上,這樣的資優生要喘口氣的方式就是參加各種的營隊,那些營隊可以讓他有藉口離開父母,好好的讓自己喘口氣,不用活的如此緊繃,也因為這樣,孩子找到了他可以廢寢忘食的學科。



為了這個學科,畢業後的兒子跟著教授到處作研究案,有時候在新疆,有時候在台東高山上,兒子快速累積出來的學經歷非常的驚人,也讓周邊的親友都羨慕他們有這麼優秀的孩子。


然而,身為父親的他卻開始隱隱約約地感覺不太對勁,終於,在兒子到遠方做研究的時候,父親偷偷地把收到的英文信拿給別人翻譯,翻譯的人看完信大大的恭喜這個父親,因為他的兒子得到國外名校的獎學金。


別人的恭喜聲聽在這個父親的耳邊卻是痛苦的,他懂兒子喜歡的學科未來只有在美國才有發展,出國念書後的兒子絕對不可能回到父母的身邊守著一份小小的工作,而他們倆老,也絕不可能離開家鄉到美國養老,唯一的孩子即將離棄他們而去,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哀痛。



那天晚上,他跟老婆兩個人躺在床上,默默地各自流眼淚。



這樣的苦沒有人可以說,只有我這個偶然搭到他車子的陌生人才可以聽他訴苦,每次他談到兒子,別人總是覺得他是在炫耀,而他的兒子真的值得他炫耀,一路上名校畢業、找到自己熱愛的學科、有著國外名校的獎學金、有國外教授的青睞,這麼棒的孩子,每個父母夢寐以求的孩子,卻讓他感覺很孤單。



有一次,他跟他大哥抱怨的時候,大哥很生氣地說:『你兒子這麼優秀還嫌,我兒子有你兒子一半就好?』,那時候的他有苦說不出,他看著大哥一家兒孫滿堂想:『我不需要這麼優秀的孩子,我只要我老的時候,看得到我兒子、看得到我孫子,他不一定要出國賺美金,我要的是我老的時候,爬不上桌子去換燈泡的時候,我兒子願意來幫我換個燈泡。』



那天,下了計程車,我的耳邊一直盤旋着司機的那句話:『我只要我老的時候,有個兒子在我身邊,幫我換個燈泡。』

 

我想起很多的長輩,每次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會聊到某某某有幾個兒子,老了卻只有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守著老屋子,或許死了都不會有人發現,那時候的我常常想,為何當一個人老了之後,養兒育女的成就只剩『孩子在不在我身邊』?



如果真的只要這麼簡單的一個心願,那孩子小的時候『恨鐵不成鋼』所罵出的每一句話、揮出的每一個巴掌、落下的每一個鞭子,卻是一一的在把孩子推到更遠的地方。



到底,當父母的我們有沒有真正的想過,我們到底要的親子關係是哪樣的親子關係?我要的親子間的親密想像又是哪樣的畫面?現在的我,擁有了第二個孩子,我還想,在我的心目中,這兩個孩子對我而言,怎樣的姊弟關係才算是親密?



女兒從出生到現在滿六歲了,一直都是我陪著她長大,一起熬過很多的甜蜜與痛苦,無論女兒面對的是共玩、共學團裡面肢體暴力、關係排擠、互助、不同立場的糾紛衝突、受傷、甜蜜、溫馨快樂,每個關卡我都沒有錯過的一一陪她度過,每熬過一關,我就看到女兒的臉從暗淡到再度閃耀光芒,那樣的路不好走,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過這些關卡且適合去面對,然而,我看著孩子發光的臉龐總是滿臉的愛戀,這樣緊密的母女關係把我的心拉得很緊很緊。


緊到每次短暫的分別,對我來說都不容易,這陣子女兒因為朋友們的刺激,常常要求着『不要爸爸媽媽陪』的跟別的大人出去,有一天我跟老公都有事情忙的時候,女兒跟著朋友一家去聽音樂會。



那天夜晚的我在家陪著兒子,兒子熟睡我卻靜不下來,開始滿屋的大掃除,正準備出門去開會的老公說:『我覺得妳對女兒有分離焦慮。』,我很大方地承認,老公不懂對什麼都很豁達的我,什麼都放得下的我,怎麼可能如此?我想了想說:『因為,我這一輩子一直到有了女兒才懂什麼叫做親密關係,真正跟一個人建立了一種很親密的感覺。』


老公聽了後說:『那我呢?』,我沒有回答的繼續收拾着屋內,一直到連地板都擦到光亮後,我才停止,也忘了老公哪時候出門,我知道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我必須要一天天地學會去面對這樣的心情,一種當媽媽才懂的心情,那種牽掛不下,卻不得不放孩子飛的心情,那種明明心疼到想流淚,卻不能不讓孩子去熬的心情。

 

我從來不要求孩子長大後要孝順我,年老後的我也不希望兒孫陪伴在身旁,我努力的讓孩子懂得跟自己相處、學會照顧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只為了當她找到她的夢想的時候,她有能力飛。



而當這樣的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想像又該是如何?

 

那天晚上女兒回來了,送她回來的阿姨眉飛色舞地說了孩子那天的很多情況,晚上在洗澡的時候,我問女兒:『寶貝,今天音樂會好聽嗎?』,女兒開心的回答:『好棒!好好聽。』



我不解地繼續問:『可是阿姨說妳一直急著想回家,妳一直問怎麼這麼多安可曲?』


女兒說:『因為,我會想媽媽,想趕快回來告訴媽媽,我聽音樂會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孩子那一句:『因為我會想媽媽』,熨平了我的分離焦慮,那個當下我就懂了,我也找到了我對一段關係的親密想像,對我而言,最棒的親密關係不是每天見到對方,也不是彼此牽絆着,不是孩子在我身邊奉養我,不是孩子隨侍在側。

 

我想起孩子每次跟別人出去的時候,只要有機會進便利商店買飲料的時候,看到我喜歡的飲料,總會說:『這媽媽喜歡喝的,可以幫我媽媽也買一罐嗎?』,即使那是令我發窘的四物飲。

 

她會忽然打電話給我說:『媽媽,我剛剛有看到別人在玩以前妳陪我玩的那個遊戲噢~』



有時候我跟她出去,在公車上看到旁邊停的車子,她也會很興奮地說:『媽媽,這次上次我跟爸爸看到的那台,把車車畫成乳牛的那台車,快拍照,我回去跟爸爸說。』

 

我懂了,我要的親密就是僅只是如此,在孩子生命重要的每一刻想到我,不管孩子在天涯海角,痛苦了,想起媽媽 ;開心的時候,想起媽媽; 萬念俱灰的時候,想起媽媽;看到路邊母女相擁的畫面,想起媽媽;仰望天空的時候,想起媽媽。



身為媽媽的我,努力的陪她熬過許多的痛苦,只為了讓孩子在每個痛苦時候,想起媽媽曾經這樣陪她度過。



我努力地在女兒以為全世界都忽視她的時候、被關係排擠的時候,陪著她抽絲剝繭的把問題看清楚,慢慢地一個個去突破、一個個去思維,找出自己的方法去面對、去看懂,或許這些只為了讓孩子在未來每個萬念俱灰的時候,想起曾經媽媽帶著她如此面對問題。



我擁著她在街上聽到音樂跳舞,陪著她一起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陪著她看什麼叫做飛機雲、陪著她看日出的天空有哪幾個顏色、陪著她細數夕陽的顏色,或許只是希望孩子未來不管頭頂上有哪樣的天空,抬起頭就可以想起我。



在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孩子的時候,我選擇了傾聽,也選擇相信,直到後來才發現,孩子因為這樣熬過了別人表裡不一的私下對待,我想或許有一天當全世界都不相信孩子的時候,她會想起媽媽曾經如此的相信着她,陪著她熬過。



現在的我懂了,每個父母對親密關係的想像都不同,有的人希望老的時候兒孫隨侍在側,享受着滿屋的天倫,在需要的時候,有個孩子願意為了自己爬上桌子,換顆燈泡。

 

那孩子為老父親換個燈泡的畫面,是很多人對親子間最終的親密想像。


有些父母只要兒女有好的學歷、閃亮到嚇死人的畢業證書,就可以覺得自己無愧孩子,足以讓自己臉上有光,那成就孩子的成就是屬於那個父母與孩子的親密聯結,即使孩子的心離自己很遠。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可以讀他想讀的學校、完成他想要的夢想、做他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這樣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跟孩子有親密地連結。


每個父母對親密關係的想像不同,所採取的教養方式就該不同。



每個父母都該釐清自己對親子關係的親密想像,也瞭解自己的親密想象對別人是不是種壓力?透過那樣的想像,找出讓自己與孩子都自在的方式。

 

我在想那個司機先生如果知道年老後的他,要的只是孩子的陪伴,或許就不會因為功課的要求而毀了親子關係,即使後來孩子還是如此有成就,他也不至於要偷偷地拿走孩子的信給別人翻譯,才瞭解孩子真的想離開了,讓自己面臨一種即將被孩子偷偷遺棄的痛。



一直以來,我努力着聯繫着我跟孩子間的親密對話,建立着每一分每一秒的點點記憶,我要的只是孩子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每個挫折與快樂,都會想起我。



這是一個母親很卑微也很貪心的心情。

 

而對我來說,如果有一天,孩子們都長大了,各自有自己的伴侶與人生,或許久久都見不上一次面,或許久久都聚不了, 不需要互相照顧與扶持 ,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堅強,當兒子有一天去到巴黎拍下了巴黎鐵塔,將照片傳給女兒說:『姊姊,這是妳喜歡的巴黎,我來到這裡,想起這是妳的最愛,送給妳。』



而女兒有一天不管在哪裡,回到台灣吃了記憶中的味道,拍一張照片傳給弟弟說:『阿弟,記得嗎?這是媽媽最愛吃的口味。』

 

這麼簡簡單單的記憶聯結,在某個時候想起對方,有共同的記憶聯結,這是我心目中最親密的姊弟關係,這也是我心目中唯一想達成的親密想像。

 

我努力的找出一個專屬於我們家的親密想像,也努力的製造這樣的親密與記憶的連結。

 

一個專屬於我們家人之間的記憶,一個專屬我們的親密。

 

現在的我懂了,身為父母總不該跟著別人的路低着頭走過,別人的孩子再好,也不一定適合跟自己相處,身為父母的我總該懂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想要有哪樣的親子關係的親密想象?

 

想要年老的時候,孩子願意回家來陪我吃一頓飯,那麼現在的我,就不能搞到孩子看到我在餐桌,就胃口盡失。



想要年老的時候,孩子還願意跟我談天說話,那麼現在的我,就不能一開口就是批評與評價,讓孩子看到我,只想閉嘴。



想要年老的時候,孩子願意跟我住在一起,那麼現在的我,就該讓我們相處愉悅,而不會只想早日長大搬出家門。



人最悲哀的莫過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人最悲哀的也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