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繫帶教案.jpg

原來問題在語言

六年級的女兒今年擔任著學校的新生小天使,每天早自習的時候到一年級新生的教室協助老師,也陪今年剛入學的小一新生,回到家的時候常常會跟我聊今天陪伴新生的趣事,還有他們跟工作室孩子的不同處,有一天她連回家都等不及,一下課就打電話抱怨。

 

原來今天一位隔壁班的一年級孩子,在她出班級拍板擦的時候,無緣無故地往她身上潑水,一連四次,女兒很生氣,其他人告訴她,這個孩子有過動不要計較,但是女兒覺得過動不是侵犯他人的理由。

 

回到家後,女兒談起工作室的孩子,她講了幾個孩子的名字說:『如果是一年前,應該入學也會被點名過動吧?可是他們的媽媽好認真,現在都不一樣了。』

 

而女兒提起的其中一個名字是小瑞,工作室剛開始的時候,媽媽帶著小瑞妹妹來上課,小女孩躲在媽媽身邊一步也不離開,媽媽帶著妹妹來卻一直問著哥哥的狀況,後來索性就把小瑞帶來上課了,小瑞父母很忙,經營一家公司的他們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不但工作壓力大,時間也被壓縮的很少,兩個孩子白天分別在幼兒園跟長輩家,即便這麼忙,父母還是騰出許多時間來陪孩子,不另外請幫傭。

 

小瑞來的時候眼睛幾乎不看人,我幾乎沒看到他跟人對視,他說話有一種特殊的腔調,讓人聽不太清楚,剛開始的時候,我記得他第一次的回家功課是先玩人臉表情圖卡,先藉由玩遊戲的方法,學會解讀跟形容人的情緒,再來就是慢慢的讓他與人對視講話。

 

努力了一段時間,有一次出遊,備受長輩疼愛的他,常常是眾人的焦點,我看著長輩堅持他多穿一件外套時,他明明不願意,卻用力忍耐著不違背長輩好意地屈服,我看著他那樣的眼神與忍耐,心理有些心疼,卻也理解這個孩子的善良,我在想如果這個孩子可以婉轉的表達,不知道該多好。

 

那段時間,媽媽收了很多帶孩子看語言重要性的功課,孩子看懂重要性才能知道大人在幫他。

 

後來有幾次,工作室舉辦講座,我跟女兒負責在小房間陪孩子玩,小瑞玩起來差點弄亂別人活動時,女兒出聲制止了,這樣的一個制止,讓小瑞更變本加厲地亂搗亂,那時候的我忽然懂了,小瑞誤會了被制止的意義了。

 

玩遊戲的時候贏了會跟人炫耀,輸了會翻了所有的玩具,工作室採取自由遊戲,在這裡爸爸媽媽可以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跟人互動的狀況,遊戲的時候語言會不會跟人容易產生衝撞,兩個音頻都高的孩子怎樣的相處方式,孩子怎麼教朋友,他們又怎麼種下心結,在家中跟爸爸媽媽可以好好商量的孩子,原來無法融入團體,我常常面對的是,媽媽在一旁看了看就眼淚就流了下來。

 

小瑞的媽媽在一次出遊中,看到孩子們的互動,他看到孩子不太能夠理解別人正在做什麼,話也講不清楚,慢慢的孩子間形成了一種隱形的牆,默默的把小瑞圍在牆外,沒有誰對誰錯,就只是玩不起來,只是媽媽在一旁默默的觀察,眼淚就這樣默默地流了下來。

 

這種語彙所造成的遊戲遠離,像是一種隱性的排擠,哪個媽媽看了都會覺得很心疼。

 

我拿起了面紙給小瑞媽媽擦眼淚後,離開了大人桌,坐在孩子們正在玩的沙坑旁邊,開始跟孩子們玩了起來,我大量的運用著遊戲語言,在一群所謂好動過動又隨時可能會肢體衝突的男孩間坐下,開始陪他們玩,玩了好久孩子們不但沒有衝突也開始對話合作了起來,小瑞媽媽坐在一旁觀察著我怎麼跟孩子玩,又學什麼是遊戲語言。

 

那時候的小瑞已經決定要去開刀了,孩子的發音不標準,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診斷孩子的舌繫帶過緊,這個幼兒常見的問題,剛出生的時候發現可以很簡單的在門診處理,但是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卻是要住院麻醉進入手術房,醫生的判定是『可剪也可不剪,家長決定。』,拿著住院單,媽媽有點遲疑了。

 

回家跟孩子討論後,孩子問媽媽:『我可以不要開刀,好好練習說話就好嗎?』,媽媽看著孩子努力練習的樣貌,心也開始軟了,我聽到了媽媽的考量,也看到孩子的努力,淡淡的說:『他知道這個決定之後要比別人辛苦很多嗎?包括上學後的英文跟人際關係。』

 

那天,我們看著孩子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因為搭話太慢而沒辦法跟人玩,當他開始說話的時候,別人已經跑掉了,我看著那樣的畫面,忽然在想著,即時父母願意蹲下來跟孩子對話,慢慢地聽孩子說話,但是,在同儕間卻不太可能遇到,孩子的語言已經慢慢的影響著他的人際關係,影響著他的行為。

 

因為舌繫帶的問題,說話比別人慢,常常動作比語言快,而被誤解。

因為構音不標準,其他孩子無法聽懂慢慢閃開,他誤解那種是討厭他。因為不會遊戲語言,所以在玩的時候不能跟人對談,當然也無法玩出一種思考性。

因為不會說出事情的前因後果,沒有連接詞的語言,所以遇到問題也沒辦法幫自己申訴,那些憤怒化成行為,更引起大人覺得他『越故意』因為不會遊戲的競技語言,跟人玩比賽的活動又容易有衝突。

因為話說不出口,很難跟人破題玩,他的方式就是毀了別人的遊戲。

因為眼睛視角的問題,更無法解讀整個環境,讓孩子上學習的相關課程的時候,呈現一種亂動亂搗蛋的干擾狀態。

 

那天媽媽在我的建議之下,回家跟著孩子把手綁上膠帶,告訴孩子『舌頭被綁住,就好像手被綁住,可以練習,但是真的很辛苦喔!』,孩子綁了手,過一下子後就跟媽媽說『媽媽,我們去開刀吧。』

 

開刀的那天,大人們都驚訝於他的勇敢與面對,讓人心疼又驕傲,那個月幼兒園休暑假,媽媽在孩子開刀後的下個星期,依照醫生的指示,開始了陪孩子練習說話,從香港扛回來的教材,我幫他設計的語言教案,工作室一個禮拜一次的認知語言,工作繁忙的父母,為了孩子的語言與學習,一次次的陪孩子練習著。

 

慢慢的,這個孩子從『回家什麼都不說』變成了回家說不停,媽媽才知道他不是個性害羞也不是『不願意說』,而是『不會說』,媽媽有意識地陪孩子練,孩子整晚跟媽媽分享個不停。

 

而孩子願意說了,媽媽也不會胡思亂想的亂焦慮。

 

工作室孩子們在玩的時候,我慢慢的發現他說話的速度,幾乎跟腦袋想的同步了,不太會像以前一樣,腦中想了很久嘴巴一開,話已經離題了,他開始可以跟別人用聊天商量的方式一起玩。

 

他開始可以解讀看懂所謂的上課是什麼,加上有了一點學習的概念,為了學習,他可以好好聽解,慢慢地換成他觀察到別的孩子的干擾行為,而他卻是被老師說穩定且學習動機很棒的孩子。

 

他開始可以一個積木玩很久,每個都有自己說得出來的步驟跟想法,他會看著我,對我好好說一件事情,一開始那種連看人說話都不行的他早就消失不見了。

 

他的語彙跟語感因為大量的練習,而越來越精準,連帶著連妹妹也越說話越清楚討人喜愛。

 

他不再是那個坐不住的孩子,要玩的時候可以玩得很開心,要靜的時候他可以找人玩益智桌遊,一步步部局,慢慢的思考,別人玩的遊戲他不喜歡,不會再下去鬧場,而是在一旁看著他們玩,或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玩。

 

那天,他帶著他的益智桌遊,一步步的教我玩法,陪我下了一場棋,我開始驚訝他的穩定度,而他也很有耐心的一個孩子又教過一個孩子怎麼玩那個遊戲,沒有一點點的挑釁與不耐煩。

 

慢慢的我看到他可以開始用說的表達自己的不滿或想法,慢慢的他的話越來越多,慢慢的我看到他的調皮搗蛋的眼神,那種調皮眼神是我很迷戀的眼神,當孩子可以有那種表情時,孩子必須具備有心理預估、佈局、想要設計一個狀況,讓別人中招的能力,那種眼神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放鬆跟思考。

 

很多人不懂,孩子的調皮跟白目不同,調皮是可以讓人看懂他的腦海中有個『想法』與『預期』,而白目跟攻擊眼中有怨與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亂搞。

 

以前以為不會畫畫的他,現在他有語言可以思考,當然就有語言想用畫作表達,媽媽看著他描述著自己的畫作,心中好感動。

 

那天小瑞爸爸來工作室,現在的小瑞好愛去學校,請假來工作室後還要回學校,爸爸得意的說:『老師說他脫胎換骨。』,九月份孩子回幼兒園的時候懂事好商量,學習動機又滿滿,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看著小瑞的變化,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當初在意的只有孩子行為本身的忍耐與情緒的控管,那麼,是不是我們會兩敗俱傷,大人是不是跟他出門都要提心吊膽孩子的行為,而孩子也在這之間誤會父母。

 

如果當初我就用過動來定義孩子,那麼我會不會錯失了真正幫助他的時機?

 

有意識地陪伴孩子語言發展後,慢慢的媽媽告訴我,她現在好愛跟孩子在一起,可以聊天可以對話,可以很親密也可以互相學習,以前覺得很累,現在覺得很幸福,覺得這兩個孩子怎麼這麼可愛?

 

慢慢的這些媽媽才能夠理解,我在開工作室前說的那句話『當你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很痛苦,就代表教養走錯了路。』,孩子不同年紀有不同的可愛,越相處會越迷戀。

 

聽了女兒對小一新生的挑釁行為的憤怒,我在想,還好小瑞未來不會帶著這些誤解入學,而這一年,我看著小瑞媽媽怎麼奔波在工作室、幼兒園、公司之間,我看著她不顧一切得跟著我出國去扛教材,陪我半夜去逛書展看我怎麼選書,在選書中找我看孩子的思維,每天下午爸爸加班到半夜,媽媽四點就回家陪孩子練習,陪孩子玩,假日更是一場活動一場活動的陪。

 

這十幾個月來,我好謝謝這些爸爸媽媽,你們讓我的女兒看到,原來每個進步、很棒的孩子,不是他本身基因棒,而是他自己跟他身後的父母,都是那麼那麼的努力。

 

謝謝你們!

 

 

 

~~~~~~~~~~~~~~~~~~~·

小瑞破的關:

看人眼神遊戲

臉部判讀

人的描述

語言重要性的認知

背後動機判讀

遊戲語言. 遊戲語言 .遊戲語言*N

競技語言

思考語言

生活陳述

連接詞

學習概念與動機

持續的概念

各種人際語言行為判讀

社會秩序維繫的概念

放鬆地玩

 

寫作的時候越寫越雜,很難精簡,在刪減中發現,孩子破的關好多好多。

arrow
arrow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