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140997  

吞下去(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最後一次跟小涵見面的時候,是在南部的某個咖啡廳,我坐在窗戶邊享受着南台灣的耀眼陽光,看著小涵從路邊的一台車下車,恭敬地對車內的人道別,並且小心翼翼地關上車門,我以為開車的是小涵的老公,還開了她玩笑,她面有難色地說開車的其實是她的婆婆,當下我就沒說話了,小涵說:『這世界上大概只有妳不會接著說,妳婆婆對妳真好,還開車當司機接送媳婦。』,那時候的我笑笑的不說話。


小涵結婚的時候是在公公過世的百日之內,她的公婆感情很好,驟失另一半的婆婆陷入了很痛苦的情緒中一直無法走出來,為了讓婆婆沖淡喪偶的痛楚,孝順的獨子趕緊在百日內迎娶小涵,讓喜事的忙碌、也讓家中多一個人口,不顯得如此孤單。


也因為這樣的理由結婚,小涵的蜜月旅行連婆婆也一起同行,結婚後的日子,從此沒有兩個人的生活,下班要趕著回家,因為婆婆煮了一桌菜等著他們回家,小涵不能一個人關在房間內打電腦,要先陪婆婆看完電視等婆婆去睡了才趕緊回房間,把為了趕回家而不能加班的工作熬夜完成。



這樣的狀況在小涵發現懷孕之後越來越嚴重,婆婆要當奶奶了,欣喜的感覺有多少,焦慮就有多少,小涵有吃不完的補品,上下班婆婆還專車開車接送,這是一個多麼棒的婆婆,不需要媳婦煮飯,每天在家煮好飯等著媳婦回家吃,晚餐過後還切水果讓全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幫兒子媳婦打掃房間,怕媳婦懷孕危險,每天開車載媳婦上下班、甚至跟遠道的朋友餐聚,回家就有吃不完的補品。

 

可是在媳婦眼中又是哪樣的壓力?除了睡眠時間之外,都無法跟老公單獨相處,快要到下班時間就開始焦慮着要把哪些工作拿回家,怎麼跟主管交代?下班了,同事約出去吃飯,她卻不敢跟,只因為婆婆開著車在外面等著她下班,在家裡無法放鬆,因為婆婆隨時會闖入房門,在自己的房間內不敢放太多私密的物品,因為婆婆會來打掃整理。


我懂那樣的壓力,婆媳之間誰也沒有錯,只是,所謂的好意有時候卻是別人的壓力,我一直勸小涵好好跟婆婆談一談,也跟老公談,小涵嘆氣地說:『不管跟誰說,大家都只是要我體諒婆婆的心情,要有同理心。』


那時候的我淡淡的說:『我知道妳婆婆的狀況,其實她需要的是往外擴展她的生活,讓她自己輕鬆地享受,也讓你們輕鬆,妳同理她的遭遇,也同理她的心情,但是不代表,妳的同理心只是要逼著妳把所有的不舒服,都吞下去,事情總該處理。』


那一天,我們短短的只談了一些話,因為過沒多久,小涵婆婆的車又到了咖啡店的門口,小涵慌慌張張地跟我道別坐上婆婆的車離去,看著遠離的車子,我知道一向很乖的小涵一定不敢去跟婆婆好好溝通,而小涵的丈夫也只會逼著小涵忍一下,要有同理心,體諒一下老人家。



後來的我完全不敢打電話給小涵,一直到最近,透過另一個朋友才知道,小涵生了孩子之後沒多久就罹患了很嚴重的產後憂鬱症,常常對著老公亂吼摔東西,甚至對婆婆大罵,工作上也狀況百出,甚至對客戶摔產品,失去了工作。



現在換婆婆一有時間就到處參加旅行團,不敢在家中,她常常嘆息着自己怎麼這麼倒楣有這樣的媳婦,當初小涵一生產,怕她累,怕抱小孩對產婦腰不好,她可是孩子一出生都不捨得讓小涵抱一下,自己抱孫子哄孫子到自己的手痛到舉不起來,都沒讓小涵累到,怎麼會得這種病?

 

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心中很感慨,小涵的婆婆真的是一個好婆婆,卻不知道嬰兒在母親體內連結了九個月,孩子出生對母親而言是有分離焦慮的,常常誰有可能搶了孩子,就激發母親的焦慮,而孩子出生了,連訪客都可以抱孩子就只有孩子的母親不可以,那種心情,身為母親的我很懂。



掛完電話後,我想,小涵吞忍了這麼久,終究,吞不下去了,噎傷了。

 

我想,小涵的婆婆也是一樣有同理心,她理解兒子媳婦的孝心,所以用盡心力的想要幫兩夫妻,知道他們上班累,所以即使自己不想煮、不想打掃,也要拿起鍋鏟與掃把,知道媳婦剛生完要休養,所以擔起所有的嬰兒照顧工作。


婆媳都沒有錯,都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著想,都有著滿滿的同理心,卻學不會不傷害的拒絕,用不自在的方式付出着、吞忍著。



過幾天後,我在臉書上看一個熟識的媽媽提問:『怎麼讓孩子有同理心,卻不要背負着別人的情緒?』,那時候的我在電腦前面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最近因為生了第二胎,女兒的情緒常常一把就來,跟朋友相處也跟帶刺一樣好像哪裡都不對勁,在家中,只要我抱弟弟,女兒馬上就會說:『我也要媽媽抱抱!』,連爸爸抱都不可以,當爸爸接手抱了弟弟,女兒又會說:『那我要爸爸抱抱!』,女兒很愛弟弟,她每天都把弟弟抱著亂親,弟弟哭最先跑過去搖的也是她,不過,她愛弟弟,也是會吃醋。



除了情緒,女兒的退化情形也有產生,吃飯要陪要餵,甚至要坐在我的腿上抱著吃,擁抱要跟弟弟一樣是嬰兒抱,上廁所會希望我們抱她去,弟弟出生之後,女兒最常說的就是『我要人陪』『我要人抱』。

 

我們夫妻倆很懂孩子的心情,於是,工作能調開的就調開,也盡量不會因為弟弟而影響她跟朋友玩的行程,她的要求能滿足的就滿足,連親弟弟也要盡量避開女兒的視線,只是不管我們用多少方法,怎麼告訴孩子我愛她,她失去愛的焦慮總是沒有辦法消除,也因為這樣,挑起了我的焦慮,我太焦慮孩子的吃醋心理,那樣的焦慮傳給了孩子,孩子的焦慮也傳給了我,彼此互相影響着、恐慌着,我一直在想,怎麼讓孩子懂,即使有了弟弟,我還是愛她,即使我們拒絕她某些要求,我們還是愛她?

 

我們夫妻倆就像一個心中有愧的丈夫,用盡心力想要討好老婆ㄧ樣,卻忘記了,當我們越委屈自己,孩子就越容易懷疑我們心中的愧疚,怎麼討好也填不滿她心中的恐懼。



一直到了聽到小涵的事情後我才瞭解了,我完全走錯了方向,孩子本來就該吃醋,孩子本來就該不舒服,如果孩子不吃醋,孩子不會在新生兒到來的時候害怕失去愛而用盡方法討愛那才不正常,或許,我該做的不是讓孩子不吃醋,我該做的不是否定孩子討愛的行為,而是,用平常心去對待她,並且放下我的焦慮。



有一天,我們全家去看中醫的時候,老公一邊用腳推著推車上的弟弟,一邊在一旁等待着,那時候正輪到我看診,我隱約知道女兒生氣了,嘴嘟的很高,氣呼呼地走出診間,輪到老公看診的時候,我問女兒發生什麼事了,女兒說:『爸爸不讓我坐在他的腳上面。』,我看著那個可以容下兩個人坐的椅子,知道老公拒絕的理由,女兒不願意坐在旁邊,堅持坐在爸爸正在搖著推車的那個腿上,女兒吃醋着正在推車內被爸爸搖著的弟弟,我瞭解了,卻不說話。



回家的路上,在車上我抱著女兒說:『寶貝,妳知道以前妳的那個朋友小四為什麼會打人嗎?』,五歲十一月的女兒說:『我知道,因為他不聽話,他爸爸生氣就會打他,如果我不聽他的話借他東西,他生氣也會打我。』



我回答:『恩,妳知道他很可憐會被打,所以才學會打人,那妳覺得他可憐,妳為什麼不當他的朋友?』,女兒氣氣地說:『因為我不喜歡被打!』

 

聽完,我抱著孩子說:『寶貝,我知道弟弟出生了,看到我們抱弟弟妳一定會吃醋也會忌妒,這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忌妒,也會吃醋,這是正常的情緒表現,不過爸爸媽媽不管怎樣都會愛妳的,妳懂嗎?』

女兒點點頭說懂,不過還是很堅持說:『可是我還是會忌妒。』。

 

我笑笑地說:『忌妒是很正常的,可是寶貝,媽媽知道妳會忌妒,妳會害怕,我們懂,可是不代表因為這樣,妳說的任何事情、任何要求,我們都要照做,就跟小四一樣,妳知道他會打人是因為常常被打,妳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卻不能接受他打人的行為,所以不跟他當朋友,媽媽從來沒有逼著妳一定要跟他當朋友吧?所以,媽媽知道妳會吃醋也會忌妒,媽媽懂,可是那不代表妳所有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要接受,爸爸剛剛不想讓妳坐他的腿,是因為妳明明可以坐旁邊,爸爸的腳受過傷,不能常常這樣被妳壓着,妳想要爸爸抱,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但是一定要是對方可以接受的。』


女兒聽完嘟起了嘴巴不說話還有氣,我想了想說:『寶貝,妳是不是認為我們拒絕妳就是不愛妳?』,女兒點點頭。

我笑了笑說:『寶貝,妳覺得爸爸媽媽沒有拒絕的權力嗎?』,女兒搖搖頭說不是,我笑笑地說:『那就對了,妳不喜歡的事情妳可以拒絕我們,我們不喜歡的對待,我們也可以用好一點的方式拒絕妳,讓妳懂得學會怎麼不傷人的拒絕,懂得尊重別人的拒絕,所以,雖然被拒絕的感覺很不舒服,可是不代表我不愛妳,懂嗎?。』女兒聽完說她懂了,我也閉上嘴。


我不是那麼確定孩子是不是懂,不過我卻開始懂了,女兒從小的時候,我總會教她同理心,孩子常常聽我跟老公每天討論很多的事情,也都知道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女兒懂那個孩子會打人背後的原因,她可以同理他的心情,但是,我們從沒有拿著同理心當藉口逼她吞忍下去。

 

我不會一邊跟孩子說:『妳看妳不借他玩具他很難過所以在哭。』然後逼著孩子一定要把玩具借給對方。

我不會跟孩子說:『哇!這麼好吃的餅乾,大家都會想吃一口,吃不到的人一定很難過,妳有那麼多就分給大家吃又不會怎樣。』然後逼著孩子把食物交出來。

 

我也不會說:『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開玩笑的!』然後就逼著孩子忍受『不是故意的拳頭。』、『玩笑式的傷害。』

 

我會在孩子哭泣的時候說:『我知道被拒絕的感覺不好受,媽媽陪妳度過。』,『這種感覺叫做忌妒,媽媽懂。』『妳一定很生氣吧,沒關係,遇到這樣的事情大家都會生氣,媽媽在旁邊等妳處理完妳的情緒。』,是的,我同理孩子的心情,孩子的心情被同理了,被理解了,就放下一半了,所以孩子也會同理別的孩子的心情,在朋友受傷的時候圍過去說:『還好嗎?一定很痛吧?』但是,同理心不是逼著孩子把委屈『吞下去』的藉口,也不代表,我會因為同理孩子而接受孩子的所有要求。

 

我會抱著哭泣的孩子溫柔且堅定的說:『媽媽懂,剛剛買的新玩具不小心打破了很難過,一定很不舒服,媽媽陪妳處理這個情緒,不過很抱歉,我無法同意妳要求的,現在馬上又去幫妳買一組新的,所以請換ㄧ個我們都可以接受的處理方法。』、『我知道妳現在很生氣,我可以陪妳一起學著面對這樣的情緒,可是妳剛剛用這樣的語氣命令我,我也很不舒服。』


我可以全然接受孩子的情緒,同理孩子的情緒,也可以陪伴孩子處理情緒,但是,情緒所衍生出來的行為,我並不會全然地接受。我讓孩子懂別人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以請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讓孩子懂得同理心,卻不能打著同理心的大旗逼著孩子吞下去所有對方的行為。



小涵的同理心同理了婆婆的心情,而這個同理心卻成為小涵吞下所有不舒服行為的藉口,吞下去了,也吞不下去了。



現在的我懂了,一直戰戰兢兢地想要抹去孩子吃醋心態的我們,不需要如此疲累的委屈自己迎合著孩子,情緒無法控制也無法被控制,我無法控制女兒不吃醋,孩子也無法控制自己可能會失去愛的恐慌,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而我,也只能跟以前一樣,接納她的情緒,陪她度過情緒的處理過程,然後,態度良好的放心給予,也溫柔且堅定的放心拒絕、放心愛。

 

現在的我會告訴孩子:『寶貝,我知道妳現在也想要媽媽抱,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位置,讓媽媽有辦法一邊抱妳也一邊抱弟弟,三個人都很舒服的地方再抱嗎?』,現在的我,自在的愛著女兒,也愛著兒子。

 

同理孩子吃醋與受傷的心情,安撫著孩子吃醋與受傷的心情,對孩子的百般要求,放心給予也放心拒絕,而不勉強自己一定要吞下去孩子所有情緒所產生的行為,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而情緒所產生的行為卻有好壞。

 

懂了後的我,鬆了一口氣,面對家有二寶的我,解除了面對女兒吃醋心理的壓力,不再每次女兒有狀況時都先幫孩子戴上吃醋的帽子,然後委屈求全的討好,當我一放鬆也理解了,女兒與家中的氣氛也恢復了以往的自在與快樂。

 

我想,我的女兒未來還是會吃醋,還是會因為爸爸媽媽對弟弟的好而莫名的有火氣,但是,現在的我,已經理解了孩子就該吃醋,孩子就該忌妒,理解了她的心情,也懂得那些的理解,對情緒所產生的行為,放心自在地接納與拒絕。



不委屈的自己、自在的自己,才能快樂且自在地對待孩子。

 

孩子跟我都在學著,同理對方的心情、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卻不一定完完全全接納對方不舒服地對待。

 

現在的我也懂了,人不能只學會同理,而不學會處理。

 

家就該是放鬆的地方,有人有委屈了,就該面對與處理。

 


而同理心,從來不該是逼著別人吞下去的藉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