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110862  

不只傻傻的愛(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從我國中開始,我就是租書店的常客,漫畫跟愛情小說的大量閱讀者,然而生活在一個婚姻不美滿的家庭中,我對愛情的幻想是屬於零,我不相信有永遠的愛情,我更不相信婚姻中只要傻傻地愛一個人就可以得到幸福。

很多人都認為我嫁了一個好老公,卻不知道每段美好的婚姻,就如同看著天鵝在湖面上滑水一樣,表面美麗而優雅,而那別人看不到的雙腳是多麼奮力地在水底滑動著,多麼奮力地踢走水草的纏繞。

 

愛情與婚姻,不是傻傻的愛就夠了。

 

婚前連挖個鼻孔都要進廁所的女孩,當了媽媽之後,很多的尊嚴都放在一邊, 連上廁所都不敢鎖門,深怕孩子找不到媽媽而哭泣,我記得曾經有一個媽媽問過吳老師『孩子一看不到母親就哭,媽媽連出門都不可以,怎麼辦?是沒安全感嗎?怎麼讓孩子有安全感?』

 

那時候吳老師提供給這個媽媽一個方法,後來成為所有媽媽口耳相傳的祕訣,吳老師教的方法很簡單,拿一個定時器或鬧鐘,轉五分鐘,帶點興奮與發現新東西的眼神跟孩子說『這個長針走到這裡的時候,鬧鐘會有鈴響起來,媽媽陪你等看看好嗎?』

 

於是,媽媽抱著孩子看著計時器一點一點的動,唱首歌、抱著孩子跳首舞,然後一起抱著等計時器響,慢慢的一次又一次的演練,時間往後按十五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兩個小時,不管是幾分鐘或幾小時,媽媽可能在旁邊洗個碗、折個衣服、開電腦處理工作,不管做什麼,時間一到,就會坐在孩子的身邊,摟著孩子等鈴響。

 

經由這樣的練習,孩子懂了等待的時間有長短之分,而母親總會在鈴響的那一刻回來陪我,於是,母親可以在別人的協助下,出門辦事情,也可以不必面對生離死別般的痛楚而狠心轉頭離去。

 

那時候的我,才瞭解,原來孩子不是沒有安全感,而是,還沒有時間概念的孩子不懂得『等一下』『晚一點』『下班就回來』,到底是多久多長的時間?媽媽說的:『我等一下就回來』,怎麼這麼久?會不會騙我?會不會再也不回來了?

 

因為不懂,所以恐慌,所以才有不安全感,才會覺得每分每秒都很久,才會覺得母親的離開是遺棄、是不被愛,那時候的我才懂得,原來,當一個母親,其實不能只是傻傻地愛,看懂孩子的困境,理解孩子的行為,想辦法協助才是根本,想盡辦法讓孩子懂得在每個分離的當下,不是被遺棄,不是不被愛,而是只要等待時間的流逝,就可以等到母親的擁抱。

 

貢丸團成立的時候,小寶跟小寶爸爸總是最早到的一組人,後來我才知道,為了讓小寶面對媽媽去上班的分離焦慮,小寶爸爸每天跟小寶每天負責『接送媽媽上下班』,除了帶小寶去媽媽的公司看過母親工作的樣子,小寶爸爸也經由每天接送的這個任務,沖淡了孩子的分離焦慮。

 

這是小寶父母對小寶的觀察、理解與想出的方法,而這些不是抱多久、陪多夠、愛多夠,就一定可以解決的。

 

蘋果五歲多的一天,蘋果媽媽經由他的同意,將他留在共學團的教室內,請大家幫忙照應,而先離開去接哥哥下課,過了一段時間,蘋果一直跑來問大人:『媽媽怎麼這麼久還沒回來?她答應我回來的時候要開車窗,要按喇叭,讓我知道。』,問到我的時候,我問他:『你是不是想媽媽了?』蘋果撅起嘴巴不說話,我看著他有點委屈的眼神說:『那彈彈媽媽陪你出去外面等好嗎?』,蘋果點點頭。

於是,我拿著兩個小小的板凳,跟蘋果一起坐在教室門口,看著車子來來去去,我開始說:『猜猜看,下一臺會是什麼顏色的車?』,我們玩起了猜車顏色的遊戲,後來蘋果可能累了,又帶點氣的說:『媽媽的車怎麼還不來?』,我就滿臉是戲的說:『你覺得有什麼可能呢?會不會是忽然開車開到一半,路前面都是花,媽媽捨不得把花壓扁?』

 

聽到我這樣說,蘋果開心地笑了,他告訴我關於油桐花的故事,講了他跟媽媽哥哥開車開到一半,看到滿地的油桐花,媽媽捨不得開過去,於是三個人下車一起撿油桐花的故事。

就這樣,我開心地聽著他說故事,蘋果神采飛揚的表情一直到遠遠地看到母親的車開進巷子內為止,那天他看到媽媽的車開著車窗,對著孩子按了喇叭,蘋果知道媽媽記得他們的約定,揚着笑臉說:『我好想妳,所以在這裡等妳。』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個性,同樣的分離焦慮,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讓孩子理解,也用不同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關心與愛。

愛一個人,不管對情人,還是孩子,都不是只有傻傻的愛就足夠,我們討論又討論,真正的去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真正的去理解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好好地對待,在育兒這一路走來,我等待、我觀察、我到處找老師、我一有不懂就一直問、我一直找方法,即使不是我的孩子,只要我觀察到問題,我一定用盡方法找出答案,我常笑說共學團裡面問題最多的人就是我。

當孩子學會牽著我的手過馬路的時候,我抱著孩子坐在駕駛座上,拿一個身高跟她一樣的三角錐放在車前方,問問孩子:『這樣的高度,坐在車上的司機看的清楚嗎?』,女兒搖搖頭後,我再請老公站在車前方,問孩子:『這樣大人的高度,司機看得清楚嗎?』,女兒開心地點點頭,,那時候她才懂原來每次過馬路需要媽媽牽手,是因為大人的高度,司機比較看得清楚。

我不需要在每次女兒過馬路不牽手時大吼大叫,讓孩子誤以為自己不被愛,而是在每次一出門媽媽就牽起她的手時,讓她懂得這不是一種限制,而是一種愛與關心,甚至,總是會在互相牽手的某個時間,不經意的互親一下對方的手背,讓對方懂得自己是被愛的。

 

我在孩子急著出門,急著玩一樣東西的時候,抱著孩子理解什麼叫做『迫不及待』?什麼又叫做『很急』?我讓孩子理解,很急的時候語氣會不好,很急的時候會很不耐煩,如果媽媽有不耐煩的時候,請記得提醒我。

 

於是孩子會在我很急的時候,提醒我『慢慢來』、『媽媽不要急,一急會讓我以為妳是在生氣。』,孩子看出我的急,而不是看到我的怒,在母親那很急的語氣中覺得自己被罵被責怪,不被愛。

 

今年孩子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共學團出遊到夕陽快下山,我陪著剛跟朋友爭執完情緒還不佳的女兒去很遠的洗手間,當兩個人手牽著手走回大家共遊的地點時,遠遠的,我看到老公開車來接我們,他停好車遠遠的正朝着大家共遊的地點走去,為了讓孩子看到爸爸來了,我指著遠方說:『妳看媽媽的大寶貝來了?是誰?』

 

聽到我這樣說,女兒放開我的手,轉身往回走,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好跟著走,後來女兒說:『媽媽抱抱。』,我蹲下來緊緊地抱著孩子,直到她想鬆開為止,我問孩子:『要回去了嗎?』,女兒說:『我要媽媽陪。』

 

於是,女兒一下子要我往這邊, 一下子要我往那邊,我也搞笑的拉起她的手跳舞起來,女兒開心之後,我問她:『剛剛怎麼了?不喜歡爸爸來嗎?』

女兒帶氣地說:『媽媽不愛我,媽媽的心肝寶貝是爸爸不是我。』,那時候的我聽了孩子的說法後收起笑容很正經的跟孩子說:『寶貝,請妳跟我對不起,媽媽這一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會很愛很愛妳,妳說我不愛妳這件事情,是對我的誤會,而且是非常嚴重的誤會,我不想被妳誤會,請妳跟我說對不起。』

女兒翹起了嘴巴說:『對不起!我誤會妳,不過我會忌妒。』

 

聽到這樣說,我抱起了孩子:『寶貝,我一輩子都會很愛很愛妳,不過如果妳忌妒了,媽媽會陪著妳一起面對忌妒的感覺,一起想怎麼面對忌妒的心情,也一起想辦法,但是如果,妳覺得開始誤會我不愛妳了,那一定是我給妳的愛妳感受不到,所以,妳可以告訴我,我該怎麼樣,才能讓妳感受到好嗎?雖然媽媽不一定能所有的要求都做到,不過,我也會好好地告訴妳我的感覺,好嗎?』

 

女兒看著我,然後點點頭,告訴我:『媽媽,我需要妳的抱抱。』

 

我緊緊地抱著她:『這樣有感受到媽媽很愛妳嗎?』,女兒在我的懷中說:『我要小BABY的抱抱。』,於是,我橫抱著女兒就如同她還是個BABY一樣,抱著她、親吻着她,女兒才展開了開心的笑容。

 

於是,從此之後,女兒會告訴我『現在,我需要一個抱抱』、『媽媽陪我一下。』,而我們之間甚至有屬於我們的秘密手勢,即使在很遙遠的地方我看著女兒,只要我比起了我們之間的暗號,女兒就知道我在告訴她『我愛妳』、『我超級愛妳』。

我知道女兒遇到的恐慌,我懂女兒以為媽媽如果愛了爸爸就不愛她,我看懂她的誤會,也看懂她的恐慌,我努力地在每個當下不介入的觀察的孩子,看懂孩子的困難點,慢慢地思索,到處的詢問,想盡各種辦法不動聲色地陪著孩子走過。

 

我常常想,我是在父母『打你是為你好,罵你是為你好』的觀念下長大的孩子,然而,我卻知道,當父親以為是愛我而打我的時候,我收到的訊息是『我不被愛』,當母親以為是為我好而罵我的時候,我心中收到的訊息是『媽媽討厭我。』

 

我知道我的父母也是在那樣的社會氛圍中長大,以為不打罵孩子就不盡到父母的愛,而我,不想再跟我的父母一樣,只有用錯方法傻傻地愛,傻傻地等著自己愛的人『慕然回首』才懂自己被愛。

 

我也知道有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打罵,傻傻地愛,陪得夠、愛的夠就好,卻忘了真心地去觀察孩子的不同,理解孩子的獨特,用親子都可以接受的方法傳遞愛,用對方能感受的方式傳遞愛。

 

我想盡辦法在每個當下讓孩子懂我的愛,我知道不能用同一種的方法、同一個說法論調、同一種教育方式,面對不同的孩子,這樣的方便只是讓孩子體認到父母對他獨特性的冷漠,是對孩子遇到困難時的冷眼旁觀,也是大人對於孩子觀察的疏忽。

 

身為一個母親,我想放下所有的評價好好的觀察理解每個孩子,然後針對不同的孩子,相同的問題有著十八套對應與尊重的方法。

 

當很多人羨慕我跟女兒的親子關係時,卻不知道在親子這一塊,我也如同那湖面上的白天鵝,表面優雅的遊湖,而湖面下的腳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而這一切,只為了讓我的愛一出去,孩子得到的訊息就是愛,而不是我自己一個人自以為是的傻傻地愛。

 

讓自己懂得該怎麼做,孩子才能感受到我真正的心情,而不需要扭曲與解碼,讓孩子懂得即使受傷了,即使難過了,自己需要怎樣的對待才能感受愛,讓孩子懂自己的感受,也懂自己一直是被愛。

 

愛,對我來說,從來不只是傻傻的愛就夠了!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a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